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商务模式潮起潮落  U2U脱颖而出

(2011-07-06 16:59:09)
标签:

转载

编后:

 

阿里巴巴是B2B的旗帜,淘宝是C2C的霸主,目前已开始涉足B2C,据说马云计划今后将三网融合,届时“阿里淘宝”将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U2U平台。从B2B到C2C再到B2C,建立一个U2U平台,即便是马云这样的奇人都要用近十年的时间而且仅仅才是个雏形,这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很多事情道理并不复杂,但做起来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智慧加上长时间的努力和付出。

 

准备创业的朋友看准方向后就尽快行动吧,成功就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坚持走下去,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马云甚至超越马云!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原文:

                                       

 

赚钱─亘古不变的真理

 

     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一番风风雨雨之后,现在终于多了一些平静和理智,越来越多的网络企业的经营者们也逐渐都把工作重心由“务虚”转移到“务实”上来,“ 商务”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收入第一”成为网络企业的真正目标,于是乎,大家又纷纷调转船头,从原来被人们极力追捧的单纯的ISP, ICP冲人电子商务领域, B2B,B2C,C2C等等新名词频频见诸媒体与企业的商业计划书中。

     我们可以列举出电子商务诸如可以突破时间、地域障碍,降低成本,实现高效协调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以及实现消费者间的交流沟通等等的一系列优点。然而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体现出上述优势,怎样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去建立以赢利为前提的新型完善的创新商业模式,仍然是目前困扰企业的一个主要问题。

 

     USER─高高飘扬的大旗

 

     电子商务目前基本上被分成如B2B,B2C,C2B和C2C等几种主要模式,同时还有 B2B2C,C2B2B或B2(B+C)等等多种形式。

     纵观目前进行网上商务活动的企业,. com公可也好,传统企业也好,也大都不是以单一的交易方式进行的,并且有逐渐全面介入、综合发展的趟势,而这恰恰符合了电子商务的特性。

     其实,无论是B还是C,在网络平台的应用中最根本的属性就是U (即USER),而且,平台提供者在某些方面同样是用户,只不过属于特殊的用户,生硬地将用户划分为B或C不免有失偏颇。

 

     服务─殊途同归的追求

 

     作为一种综合服务性平台,U2U模式更加适合于处于进退两难中的ICP的顺利转型,因为,U2U的核心是综合服务,这一点与ICP是很相似的,尤其是目前网络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U2U最适合于非实物型产品交易,而这也正是传统ICP的优势所在。

     随着网络的发展,实物类产品交易也同样要向U2U转型。假如我们拥有一个粮油类网络交易平台,在网络较为发达的情况下,通过这个平台交易的客户将会既包括粮油公司等商家又包括生产者(农民)和所有的消费个体。粮油公司对个人用户的在线销售属于B2C,公司之间的贸易属于B2B,粮油公司的采购又大都是C2B,个人消费者可以以C2C形式直接向农民购买,因此,在这个平台上集合了现有的各种交易形式。从而它最终体现就是平台的所有用户对所有用户,即U2U。

     在这里,C2C占据的位置和比例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对维系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方面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一个新经济时代的现代化企业来讲,服务和亲和力是非常重要的。

     HP总裁卡莉·菲奥里纳曾讲过:“使Intemet 能够为人类服务的核心问题不是技术,而是公司的文化。Internet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使Internet更友好,更有个性的亲合力。Intemet经济更是服务经济。”HP著名的E-Service(电子化服务)正是这样一种认识的体现。

 

     U2U─垂手可及的美梦

 

     “网络本身不是经济,而是一种现代化的工具和平台,由其带动和促进的经济活动才能称的上真正的新经济”,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网易公司丁磊的一番话道出了电子商务的真谛:“网络提供的不是商店陈列的环境,而是消费者交易的平台,而厂商也不再是单纯的供应商与销售商角色。”

     网络发展的方向将是人人都能方便的上网,而且联合国已经把这一目标的实现日期订在了2005年。因此,U2U 虽然是建立在网络比较发达完善的基础之上的商务模式,但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互联网的超速发展也要求我们的决策必须具有高度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因此,对目前仍处在徘徊和选择中的,无论是. COM 公司还是传统企业来说, U2U这一未来电子商务的主导模式都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本报记者王保新)

 

    原载《国际商报》2000-07-28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