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五大最美枯山水庭院

标签:
枯山水庭院 |
分类: 日本报刊杂志摘译 |
日本五大最美枯山水庭院
枯山水庭园,不仅有很高的美学研究价值,更是具有吸引着普罗大众一览其风采的魅力。即便不是参禅者,眺望枯山水庭园,也能获得片刻的平静。在日本境内的枯山水庭园很多,各有其不同的个性。
No.1京都 金福寺枯山水庭院
金福寺位于京都北郊,属南禅寺派,这里不仅是当地人们非常喜爱的赏枫之地,也是京都著名的枯山水庭园之一。金福寺的枯山水庭院主要由白砂布置而成,背靠假山,风格简单质朴,使观者内心平静,而待花开之时,砂石的洁白与杜鹃的艳丽又形成强烈的反差,美得炫目。
再向深处延伸,我们还可以看到芭蕉庵的茅草屋顶,远处作为借景的东山,这些景致也为这个枯山水庭园增色不少。
这里陪你一同赏景的,还有一只可爱的猫。金福寺的招牌猫小福,是一只圆润的三花小猫,据说非常安静,从不打扰客人,但是会如悟禅一般静静地卧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化身为枯山水景致中的一部分。
No.2京都 妙心寺退藏院
妙心寺是临济宗妙心寺派的大本山,与金阁寺、龙安寺不同,妙心寺是由大大小小46处塔头组成的寺院集群,面积广阔。妙心寺境内以桂春院、春光院、退藏院三院最为有名。特别是退藏院的枯山水“元信之庭”、是由当时著名的画家狩野元信设计的。庭园以景石组合及剪枝来表现立体,并用白砂绘作曲线,这是狩野派奠基人狩野元信所特有的风格。
园林布局为蓬莱式,以中央的龟岛为蓬莱岛,矶岛与之相衬,池边又出一个半岛,形似鹤,故名鹤岛,形成龟鹤相对的格局。在龟鹤两岛的左侧假山上,又立有一块圆形的蓬莱石,蓬莱石右侧有立石与栗石组合而成的枯滝石组相衬,布局之精心巧妙令人赞叹折服。
No.3京都 龙安寺石庭
龙安寺是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的临济宗妙心寺派的寺院,创建于1450年,以其枯山水方丈庭院而闻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龙安寺的石庭是以油土矮墙围成的长方形庭院,地面铺着一层细白砂石,表面梳着极整齐的波纹,此外别无一物。
一直以来,关于庭园中组石的独特布局大家众说纷纭。因石庭属眺望园,故除耙制细石之人以外,无人可以迈进此园,因此凡是入园之人会坐在庭园边的深色走廊上——有时会滞留数小时,静静地凝视眼前的景致,通过砂、石之妙趣来参悟布道者的深刻蕴意。
以一草一木,一砂一石为佛陀,目之所及,心为之通。这样的龙安寺石庭代表着日本人探索世界的一种传统,追求平淡、含蓄、单纯、空灵,体现出外部世界与内在心灵相通的禅宗美学。
No.4京都 西芳寺洪隐山
西芳寺原是作为圣德太子别墅而建的寺院,1339年重建为禅宗寺院,是日本最古老的庭园之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该寺以庭园而闻名,满园生长有100多种苔藓植物,因此又称为“苔寺”。其庭园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平地的池泉迴游式庭园,而过了“向上关”和“通宵路”,则是上部依山而建的以指东庵为中心的枯山水庭园。西芳寺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枯山水庭园的开山之作,由日本枯山水鼻祖、禅学国师梦窗疎石设计建造而成,融合了禅宗中幽玄、素朴、自然、清静等理念。
游览西芳寺庭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石与石组的布局与配合,在西芳寺西北面山腰上一块不大的地方,梦窗用白色砂砾耙出波纹,用几组天然石作为役石(角色石):坐禅石、须弥石、龟石、鹤石、蓬莱石等,创作了洪隐山枯山水石组,被认为是现存的最早的枯山水范例。梦窗主张“草木国土,悉皆成佛”,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皆是神灵的寄托。
No.5京都 银阁寺庭园
银阁寺的原名慈照寺,是日本室町时代遗留下来的国宝级建筑。银阁寺内的银沙滩和向月台为日本特有的枯山水式庭园,是江户中期之后建造而成的。圆锥形的砾石置于铺满白砂的空地上,白砂象征着大海,而砾石上砂砾制造出的纹理则代表着万顷波涛,构成一幅极为抽象的风景画。
月明之夜,月光将沙滩染成银白色,更具诗情画意,而砾石的设计则据说是为了在满月之夜将月光返照入阁。这些沙砾造景是银阁寺最为特别之处,也是日本庭园枯山水艺术的经典景观,雅致而又巧妙,令人拍手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