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啸山庄》的哥特式风格简析

(2007-06-20 15:25:42)
 

艾米莉布朗特的小说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哥特式小说的代表。其阴森暗淡的基调让人读起来,神秘、恐怖甚至是灵异气氛贯穿始终。

小说中希刺克厉夫的神秘失踪和结尾凯瑟林在冥界终于相互成为最耐人寻味的哥特式情节。在山岩下凯希灵魂幽会

一、 希刺克厉夫的神秘失踪。

希刺克厉夫听到凯瑟林小姐和丁耐莉的对话后离开家庭。凯瑟林在对话中表现出对虚荣的赞扬,认为为了财产而嫁到画眉田庄对于她和希刺克厉夫都是最好不过。虽然言谈中表现出她深爱希刺克厉夫,甚至也是为了帮助希刺克厉夫而嫁给埃德加·林惇。希刺克厉夫听到这里的时候悄然离去,他没有听到凯瑟林后面对他的爱情诉说。

希刺克厉夫离开呼啸山庄的时间是夏季的夜晚,小说中的形容是“那倒真是一个非常黑的夜晚,阴云密布,很像要有雷雨”,甚至“起了一阵狂风,打了一阵霹雷,不知是风还是雷把屋角的一棵树劈倒了”。

非常恐怖的气氛让读者感到一阵阵心悸,担心希刺克厉夫如何在大雨滂沱之夜流落何处?书中的人物对希刺克厉夫的出走表现各不相同:呼啸山庄的主人开始并不知情,但他一向憎恶希刺克厉夫;凯瑟林小姐认为希的出走完全是因为她说的那些话,便把这次出走的责任包揽到自己的身上;耐莉是忠实的女仆,虽然对希刺克厉夫有所嫌恶,但始终保持中立观点并怀着善良的心对希刺克厉夫的安危有所关心。

3年后回来的希刺克厉夫大变模样。已经改变了经济地位的他甚至在赌场上赢回了呼啸山庄。于是人们纷纷猜测这巨变的三年,希刺克厉夫到底去了哪里,如何赚得这么多财产。

洛克乌德先生的猜测是“他是不是在欧洲大陆上完成他的教育,变成一个绅士回来了?或是他在大学里得到了半工半读的免费生的位置?或者逃到美洲去,从他的第二祖国那儿吸取膏血而获得了名望?或者更干脆些在英国公路上打劫发了财?”

丁耐莉虽然亲历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却也无法确凿地了解到希刺克厉夫的发家史。从他的面部神情来看,丁耐莉的猜测也许没错,他严峻,庄重,聪慧,老成,也许确实当过兵,这是希刺克厉夫重回画眉田庄从他已改变的气质上告诉人们的。但是,对希刺克厉夫三年出走却没有一个真切的说法。这就是歌特式情节不急于表达本质,而是给予细丝一样的线索,耐人寻味的特点。

二、 灵魂幽会

1、 希刺克厉夫相信凯瑟林的亡灵

希刺克厉夫对凯瑟林的爱并没有因为生死相隔而有丝毫动摇,并且也没有因为报复辛德雷和林惇家的后裔而对凯瑟林的思念有丝毫缓解。可以说,凯瑟林死后,希刺克厉夫完全沉醉在思念、仇恨、报复之中,随着辛德雷和林惇的子女慢慢长大并产生爱情,希刺克厉夫不但看到了自己年轻恋爱的影子,并且厌弃了报复的卑鄙,只求能见到凯瑟林的灵魂。

希刺克厉夫这种对亡灵的追逐从小说的开头便有了详细的阐述。洛克乌德先生只是做了个关于凯瑟林的梦,希刺克厉夫便更加确定凯瑟林灵魂的存在性,可见希刺克厉夫对凯瑟琳的爱随着时间越发压抑在心中,无法自持。

在这个段落对希刺克厉夫以及天气的描写依然哥特风格十足。风雪交加的漆黑之夜,一个头发、面部黝黑的男子,怀着对恋人的爱,怀着失去恋人的痛苦,一遍又一遍呼唤爱人的名字,希望她的灵魂能来到身边。

本段哥特情节给人以揪心的痛楚感,奠定了全文悲怆凄冷的格调。

2、 牧童的眼睛

在希刺克厉夫死后,灵异事件发生了。一个放羊的孩子看到了希刺克厉夫和一个女人在山岩底下。

很明显,作者在引导我们想象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终于在冥间相会了。一个与故事没有什么关系的牧童说出来的话是没有任何功利性质的,在文章里出现更加印证了之前希刺克厉夫相信凯瑟琳灵魂存在的事实。

本书通过哥特式描写这些阴暗凄冷的场景,着力塑造出一段爱情悲剧。这段爱情痛苦、深刻,但是全书最后又通过牧童亲眼看到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在冥界终成眷属,表现出作者对于这份爱,也是存在十分的向往和憧憬,即使世界不可能让这样野性的爱存在,仍旧寄希望于无法把握的死后世界以及未来。

转自http://hi.baidu.com/jjaa_623/blog/item/5ae0ff00b4383d11728b65b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