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指山的橡胶树及其割橡胶

标签:
人们橡胶雨天年来有机质 |
分类: 回忆 |
http://s6/mw690/4ad6d388te189af3e6d55&690
http://s13/mw690/4ad6d388te189b0a3c87c&690
http://s11/mw690/4ad6d388te189b1ed154a&690
http://s14/mw690/4ad6d388te189b3eb0bbd&690
http://s7/mw690/4ad6d388te189b75ae506&690
远处的橡胶树
http://s8/mw690/4ad6d388te189bc2f40b7&690
橡胶树叶及果实
http://s2/mw690/4ad6d388t0cf616c7ccb1&690
白天将碗倒立
http://s16/mw690/4ad6d388te189bffa1b3f&690
海南五指山居周围山头上有高大的椰林、橄榄林,有龙眼、荔枝、芒果等热带果林,更多的是一片一片的橡胶林。
过去,在云南等地见过橡胶树,可是没有见过栽培橡胶树,更没有见过割橡胶的,书本上讲,割橡胶很辛苦,都是夜间进行。
这次在五指山居探亲期间,亲眼目睹了橡胶树的栽培、成长,以及割橡胶的过程。
橡胶树,落叶乔木, 直根系,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顶端通常具3腺体,小叶椭圆形至倒卵形,革质,无毛,侧脉和网脉明显,春季开绿色小花,全缘。革质单性,雌雄同株,由多个聚伞花序组成腋生的圆锥花序,每聚伞花序的中央花为雌花,其余为雄花。果实为蒴果大,球形,成熟时分裂成3果瓣;种子大椭圆形。茎皮部富含胶乳,树干割破有乳状汁液流出。
在农垦18队,看到了他们压制和栽培的橡胶树苗,与农工聊天,他们告诉我,他们自1958年来到这里种植橡胶,对橡胶非常熟悉。橡胶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cau-uchu,意为“流泪的树”。五指山的气候、土壤、地理环境均适合橡胶树的生长,即年平均温度26~27℃,而且没有15℃以下绝对最低温度;年降雨量2500mm以上,分布均匀;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这里土层深1m以上,表层20~30cm含有机质3%以上,土壤pH5~6,壤质土,地下水位1.5~2m以上;海拔高度一般300 m以下,无大风的地区种植。但不能在低湿的地方栽植。橡胶树浅根性,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会降低产胶量。老割胶工告诉我,栽植6~8年即可割取胶液,有枝压及芽接树,我观看了他们培育的大批树苗,他们讲,橡胶树的经济寿命为一般35~40年,生长寿命约60年。
制作橡胶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就是由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及干燥而制得的。
我目睹了割胶的全过程。割胶工,白天将小碗侧立,防止雨水、杂物落入,傍晚将小碗放正接流出的乳白色胶乳,下半夜至凌晨将小碗里的白色胶乳倒入收集桶内。年轻时胶乳不断的从橡胶树流出,为人类付出,直到流出的胶乳少或者流干,到人类认为没有经济价值时,又被人类砍杀,换上年轻的树苗。割胶工整夜辛苦工作,就很劳累了,遇到雨天、大风天更是忙碌,要抢收胶乳,既不能掺入雨水,又不能有杂物混入,将一小碗一小碗的乳胶倒入大桶,再搬运笨重的橡胶桶。他们这样日日、月月,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忙碌辛苦的工作,为我国的橡胶事业做出了贡献,祖国感谢你们,人们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