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回忆 |
分类: 2020年博文 |
对于一个在北京出生长大的人来说,北京就是我的家乡。从小到大,我就很少长时间的离开北京,除了去外地或外国旅行的日子,我每次离开北京最多不超过两三周。我的读书生活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也都是在北京。因此我对于北京的热爱和眷恋是一如既往的真诚和深沉,永远都不会改变。
北京的变化是巨大的,我小时候的北京和现在比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地下一层新开了一个叫“和平菓局”的地方,如今那里成了网红打卡地。很多北京的大爷大妈蜂拥而至,为了寻找自己几十年前的美好回忆,虽然6、70年代物质精神生活都匮乏,但是在北京胡同里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却念念不忘那时候清苦贫困却温暖熟悉的生活。如今大家都住进高楼大厦,别墅花园,再回首时,旧时光的往事浮于心头,像白色的木制冰棍车、窗台上的冬储大白菜、窗下码的整整齐齐的蜂窝煤、晾衣绳上的被单衣服,单卡录音机、黑白电视、铸铁的爆米花炉子、永久牌二八自行车、饼干桶、话梅糖等等,老物件、老场景勾起太多太多昔日回忆,我虽然没有在胡同住过,但是很多场景和食品看着也都挺亲切的。
看到儿时最喜欢喝的北冰洋汽水,我记得过去一毛五一瓶,现在这里卖八元一瓶。小时候去春游爸妈会给我给准备了烧饼夹香肠,如果赶上大学食堂卖自制的面包,买来带一个,那就是最高级的午饭,如果家长再给两毛钱,那简直就是富翁的感觉。可以买一瓶汽水,一根冰棍,太奢侈了!
那时候我们要去一次西单、王府井大街、前门大栅栏那就算是进城了,感觉挺不容易的,得倒好几次车,单程也需用一两个小时,如今坐地铁过去方便多了。过去家里也没有多余钱买衣服,我们的衣服都是妈妈自己用纸样子比照着剪裁,再用缝纫机缝纫做出来的,所以去大商场的机会就特别少。在外面餐馆吃饭就更少了,几年都去不了一次。
北京第一家肯德基是87年底在前门隆重开业的,我第一次去还是和男朋友交往了一段时间后,他特意请我去肯德基吃的原味鸡、土豆泥、沙拉和长条的小面包,当时觉得洋快餐怎么那么好吃啊,吃肯德基就算是吃时尚大餐了。所以我们大学毕业时,同宿舍的闺蜜们也一起到前门品尝了一下肯德基,算作是隆重庆祝毕业。
看到和平菓局各种卖食品糖果的小卖铺,我想起童年时买的水果糖,大米花,都是用透明塑料纸包着的,而大白兔奶糖则是八十年代特别难得特别好吃的牛奶糖。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两块。我们还喜欢攒糖纸夹在书里,压的尽量平平整整的,然后当做宝贝一样和小伙伴一起比比谁的糖纸多,谁的更漂亮。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想吃什么,想玩什么,想看什么,随便买,足不出户,手机一点,就都快递到家了。
看着和平菓局的老物件、老胡同,就觉得往事如潮水般涌起,有心酸、有欢乐,有青春的印记,还有童年的无忧无虑,欲说还休,欲罢不能。
北京,我的家乡,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如何能不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