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20年博文 |
生活需要仪式感,过节算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小时候盼着过年,是因为对于美食的向往,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温饱当然是最基本的需要,而美食则是过年才会有的福利,因此总有一份热切的期盼在心中蠢蠢欲动。
除夕的年夜饭,那一大桌子平时吃不到的美味佳肴固然让人垂涎和向往,但于我来说元宵节才是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在那一天可以吃到我最爱的汤圆,姥姥是重庆人,从姥姥那辈开始,我们家就自己动手做汤圆。糯米面用石磨和江米自己亲手磨的,馅是用黑芝麻、花生、核桃,猪油、桂花蜜自己调制的,春节期间姥姥就会给大家包好又大又圆的汤圆,煮好后的汤圆一人一碗,我从小就喜欢吃汤圆,所以我的碗里汤圆总是最多的。热乎乎的汤圆要用白瓷勺子舀起来吃,我记得我家曾为此买了六个漂亮的白瓷勺子,勺子里的画面很有意思,他们每一个都是穿着艳丽色彩的古典服装,梳着好看发髻的小孩子,或手持花灯或在放花炮。我喜欢挑穿红衣的孩童那把勺子,觉得最喜兴。
盛起一个圆溜溜的大汤圆,吹去呼呼冒着的热气,小心翼翼的咬上一小口,就看到薄薄的皮里面全是黑芝麻的馅,那股久违了的甜香让我激动不已。又糯又香的汤圆在唇齿间缠绵着,糯米的香与黑芝麻、花生的香混在一起,多么诱人,多么熟悉,多么享受!
我尤其喜欢汤圆糯糯的口感,很多人都觉得汤圆太甜腻了,不喜欢吃,而我却独爱它。汤圆之爱,同予者何人?所以儿时的我总盼着过年,盼着元宵节早一点来到,这样我就可以尽情的享用香甜可口的汤圆了。
在北京大家习惯吃元宵,元宵的做法是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圆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然后不时加入一点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合适即可。我们家受来自重庆的姥姥影响,不喜欢吃北京的元宵,觉得馅和皮太硬了,而且皮厚馅少,哪有自己做的黑芝麻馅汤圆那么香甜,所以很少买来吃。
后来超市里宁波汤圆日渐增多起来,各种馅的。我们有时为了省事也买来吃过,可是总觉得不如姥姥自己做的汤圆那么实在那么香甜。虽然糯米粉很细腻,馅也是各种各样,但还是不能与自己做的汤圆媲美。
每当元宵节到来的时候,总会想起姥姥包的又大又糯,又甜又香的黑芝麻馅汤圆,想起儿时过年热闹非凡的景象,想起那些与亲情相关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