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宏村徽州游记月光诗词自由行 |
分类: 2019博文 |

“水墨徽州古韵生,粉墙黛瓦总牵情。南湖堪比西湖景,此梦犹痴意未平。”曾为徽州宏村写下这样的诗句,只因与它一见倾心。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而南湖则被称为“黄山脚下小西湖”,所以来到宏村必去南湖游走一番。

踏着青石板路,走在黛瓦粉墙的街巷,绕着村落的水圳哗哗作响。一转弯不经意间抬头,就走到了南湖书院。 南湖书院是座具有传统徽派风格的古书院,占地约6000平方米。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会文阁、启蒙阁、望湖楼及祗园六部分组成。一湖碧水位于书院前,连栋楼舍接着书院,书院黛瓦粉墙,与碧水蓝天交相辉映。书院远涉的志道堂是讲学的地方;文昌阁供奉孔子牌位,学生在这里对孔子瞻仰膜拜;会文阁位学生读四书五经的场所;启蒙阁是启蒙读书之处;望湖楼是闲时观景休息之地;祗园是内苑。



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此联出自红楼梦里的一段。




承志堂地处上水圳,背倚雷岗山,建于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是大盐商汪定贵的私宅。建于1855年前后,为清末盐商汪定贵住宅,砖木结构,全屋有木柱136根,大小天井九个,七处楼层,大小60间,门60个,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承志堂木雕,大多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且人不同面,面不同神,有较高艺术价值。

承志堂共有7处楼层,九间“天井”,60余间厅堂,136根木柱。全屋分外院、内院、前厅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小客厅、回廊、厨房;有花园、观鱼厅,有专门用于搓麻将的“排山阁”,专门用于吸食鸦片的“吞云轩”;还有保镖房、佣人房、井台、地仓、贮藏室、马厩等,建筑及其奢华大气。


走进承志堂,在正对中门的前厅横梁上,雕有一幅“宴官图”,展示一群京城高官显贵,在花园中宴酒作乐的情景;“宴官图”两边的额坊上,雕了“元宝”与“金钩钓鱼”图;中门上方阁楼护板上,有“渔、樵、耕、读”四根木雕立柱,下面是“南北财神”,再稍下,四块斗拱上雕了四出《三国演义戏文》;中门上方面临厅堂的正中处雕有“百子闹元霄”图。别出心裁的是,中门两侧的边门上方,雕了两个“商”字形图案,从边门出入的人,都必须从“商”字下边走过。



“承志堂”是整个黟县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被誉为“民间的故宫”。


树人堂系由清敕授奉政大夫诰赠朝仪大夫汪星聚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后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建造。 占地面积为266平方米,系二楼三间结构,花园水池,独具匠心。宅基呈六边形,取六和大顺之意。正厅偏厅背靠水圳,座北朝南,天花彩绘牡丹与蝴蝶,飞金走彩,希望后代有美满的归宿;厅堂东侧利用有限空地建一小鱼塘,活水长流。院里共有两个小书房。


树人堂也称民艺收藏馆,是房主汪升九十五代孙汪森强的私人收藏馆,为弘扬徽州的历史文化,主人多年来从民间及博物馆收集了明清民间时期老作坊机械,石制器具、徽州版画、民俗用品、徽商书信用具、宏村族谱等,再现了当年徽州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


雕花的门窗曾锁住了多少女子的目光,痴情的守着老宅,盼着梦里的归人。


写生的学生随处可见




南湖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又在万历年丁末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

水墨徽州古韵生,粉墙灰瓦总牵情。南湖堪比西湖景,此梦痴绝意未平。


"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



人行明镜中,鸟度青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