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颐和园霁清轩谐趣园游记 |
分类: 2019博文 |




轩外的柱子和檐上都是海曼式彩绘,画的是山石和白色藤萝花。

玉雕山水画屏,也是复制品。

虽然都是仿制品,但看起来还是挺精美的


绕到霁清轩后面才发现此轩是建在巨大山岩之上,岩下有山涧,名为清琴峡。不过现在没有流泉,有点干涸。轩外还看到环绕一圈的爬山游廊,绿柱红窗,廊内顶部有苏式彩画,山水花鸟,十分古朴。游廊让小院显得更加紧凑。



沿着回廊往东走,可见山石之上,古柏掩映下有一四方亭,亭内的垂花柱色彩鲜艳,很是吸引人眼球。

四方亭檐下的垂花柱很是独特精美

在清漪园时期,此亭为八方重檐式样,光绪年间重建时,改为为四脊攒尖方宝顶,牡丹图案井字天花,苏式彩画。金砖地,梅花方柱,青石方柱础。建筑面积28.09平方米,高3.48米。前檐南侧檐柱间有坐凳门子,金柱间为落地罩,卷草裙板。倒挂嵋子为卷草式花窗,间柱下有四个垂柱。东西北三面有坐凳媚子。青石阶条石台基,四周堆砌黄石,云步踏跺台阶。此亭高居山岩之上,可以远眺田园景色,俯听溪流清韵,是园中一处位置极佳的观景场所。

倚栏俯瞰整个园子,此亭为观景最佳之地。


彩绘的花窗

站在回廊里仰望山石之上精美的四方亭



清琴峡南侧有个玲珑的八角亭,八脊重檐元宝顶,圆柱,藻井天花,苏式彩画。建筑24.56平方米,高3.15米。前檐南、北侧无坐凳媚子,后檐四面有坐凳媚子倒挂媚子。青石阶条石台基,如意台阶。

穿过去八角亭院外可以通向军机处和酪膳房



假山尽头是个小侧门

酪膳房是给皇帝和大臣们做奶酪点心的地方


竹林掩映的石阶

乾隆皇帝赋诗:“引水出石峡,抱之若清泉,峡即琴之桐,水即琴之弦”可惜现在水近干涸。


霁清轩 清.乾隆 北方春雨艰,自无喜霁时。霁清今来喜,雨既渥可知。 溪烟敛归岫,花露垂恋枝。袭衣气芬芳,吹籁声参差。 凭阑生遥欣,新耕争力为。


走出霁清轩,走上小山坡可以俯瞰谐趣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