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行散记 |

长相思 水乡情韵 作者:月光 梦相随,意相随。 古镇南浔碧柳垂, 悠悠摇橹推。 思也痴,念也痴。 琴韵轻柔愁为谁, 小桥流水知。 在南浔逛完百间楼之后我们回到游船码头,为了节约体力,也为了体验一下摇橹船的感觉,我们就决定拼船游水乡,一条船最多可以坐八人,从百间楼码头到小莲庄是280元。我们等了一会儿,最后遇到一家四口,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及孙女,我们商量一下就是五个大人一个小女孩一起坐船,每人56元。这样能少走一些路,同时坐船感受一下古镇风情,也是很享受的事情。

游船码头

坐在船上看清清的河水和两岸的店铺、垂柳。

上船了

石拱桥,摇橹船,云影波光,秋韵浓浓


小船穿过一座座小石桥

店铺餐馆林立

对面来了两天装饰的红艳艳的喜船,这是迎亲的船吧?


水乡人家接新娘用船不用车



小莲庄到了

一走进小莲庄就看到外园的一大片荷花池,池广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小莲庄又称刘园,是清代南浔首富刘镛和次子刘锦藻,历经40载寒暑,精心修筑而成,因慕元末书画家赵孟頫建湖州“莲花庄”而自命名为“小莲庄”。


小莲庄面积17399平方米。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 ,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 园林以荷花池为中心,依地形设山理水,形成内外两园。 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之意,凿池栽芰,叠石成山。山道弯弯,半山苍松,半山红枫,枫林松径,山路回转,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此园与外园以粉墙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内外园山色湖光,相映成趣。 外园以荷池为中心,池广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步移景异,颇具匠心。


屋顶的设计大升小斗

看客人身份决定在哪个厅接待

小莲庄是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古典园林建筑。属于南浔首富刘镛(字贯经)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




刘氏家庙,是小莲庄的主要建筑群,与园林长廊一墙之隔。家庙始建于1888年,于1897年落成,为刘氏家族祭祀祖先之所。家庙坐北朝南,从南至北依次为照壁、石牌坊、门厅、过厅、正厅和馨德堂等。家庙正厅面阔三开间,明间进深五柱四间,次间进深六柱。正厅明间悬宣统皇帝御赐的“承先睦族”九龙金匾一块,以示刘家的荣耀。馨德堂在家庙正厅的北侧,该堂为楼厅建筑,底层面阔三间,周转卷棚轩廊,楼上四周有宽大的周转廊,故俗称“走马楼”。馨德堂装饰十分讲究,门窗棂心都用硬木雕出钟、鼎、钱币等博古纹饰,四周用卵石瓦片花街铺地。后院树木参天,湖石叠峰,清静幽雅。

两座御赐牌坊横跨在庙前的路两头,一为“乐善好施”坊,一为“钦旌节孝坊”。从牌坊匾额上的题款可知,牌坊建于宣统年间,是光绪、宣统两代皇帝为嘉勉刘氏家族赈灾善举及女德节孝颁旨特准建造的。两牌坊为花岗石料门楼式造型。牌坊梁柱上精雕细刻着三星高照、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等民间故事和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麒麟、狮子蝙蝠。整座牌坊的造型结构显现出江南一带的传统风格和工艺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