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银月清晖
银月清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3,113
  • 关注人气:1,7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2018-10-27 19:22: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行散记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沿着河岸往西走,看到一座挂着红灯笼的廊棚,如同长长的带子,弯弯地缠绕在碧水河边,让我想起了西塘,还有徽州的唐模,也是有长长的廊棚,红红火火的灯笼,穿过水乡特有的廊棚,像在穿越时光的隧道,走进古老的年代,去寻访老宅里的风情。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临河的人家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耕乐堂位于同里镇西陆家埭。为明代处士朱祥所建,建时有五进五十二间,现尚存三进四十一间。耕乐堂,有楼、有园、有斋、有阁、有榭,园中置有荷花池,河池四周湖石相砌,高低参差,清幽别致,是典型的明清宅第风格。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跨进门厅,露明三间,庄重朴实,高大宽畅,形为清代后期建筑。里面放了很多根雕作品,但是感觉和古宅有些不搭,是不是展品太多的缘故?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第一进院落里有不少根雕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猛虎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凤凰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在二楼俯瞰一下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二楼的走廊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展柜里的状元帽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绣花鞋,三寸金莲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雕花大床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青瓦白墙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木楼梯窄而陡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荷池南面有鸳鸯厅,面阔三间,窗明几净,与环秀阁隔池相望,一高一底遥为对景。出庭院,过三曲小桥,便来到清秀典雅的环秀阁。环秀阁跨水而筑,造型别致。从环秀阁绕假山辗转而下,便是桂花厅。桂花厅自成院落,院中植有金桂、银桂两株古树,历尽风雨沧桑,每年金秋季节,古桂依然馥郁芬芳。耕乐堂于1981年列为省际太湖风景区同里八景之一,1986年7月,又被列为吴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花窗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花园,曲桥,环秀阁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走出鸳鸯厅就是后花园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四百岁树龄的白皮松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环秀阁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白皮松和假山石以及小亭构成一处如画风景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葫芦形的门显得格外别致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湖水轻漾倒映着亭台楼阁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透过雕花的门窗看花园的风景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三曲桥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过三曲小桥,便来到清秀典雅的环秀阁。环秀阁跨水而筑,造型别致。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俯瞰花园的精巧布局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从环秀阁绕假山辗转而下,便是桂花厅。桂花厅自成院落,院中植有金桂、银桂两株古树,历尽风雨沧桑,我们去时刚好是金秋季节,所以馥郁的芬芳扑鼻而来。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窗外就是桂花树,闻香观景,好惬意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桂花的甜香芬芳了江南的古镇,秋天出游真是个好季节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根雕:花果山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墨香阁里的明时桌椅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回廊墙上的画--梅花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庭院深深深几许

同里:耕乐堂的田园风情

出来又见小桥流水,枕河人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