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里古镇:退思园

(2018-10-23 13:42:3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行散记
同里古镇:退思园同里古镇:退思园

从苏州坐地铁前往同里古镇挺方便,过去是要坐长途车,用时长。地铁坐2号线转4号线,人不多,全程有座位。 下地铁再打车需10元送到景区门口,整个路程用时约1.5小时左右。我在网上订了门票,一个人70元。进每个景点出示身份证或者手机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进入。 游览的行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酒店出发坐地铁--同里站--退思园--午餐--珍珠塔--三桥--耕乐堂--崇本堂--下午茶--地铁去三塘街 8:30出发,15:30返回,17:00到达山塘街。

同里古镇:退思园

从园外楼饭店步行去地铁2号线,苏州城区骑摩托的人很多,过马路时得特别小心这些摩托,苏州地铁显得很新,坐地铁的人比北京少多了,有座。

同里古镇:退思园

下地铁后本想坐725,但是没有零钱,只好打车,10元,其实路程很近。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桥上亭子挺独特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穿过一条古香古色的商业街

同里古镇:退思园

第一个景点--退思园到了,我们在马蜂窝预定了门票,用身份证扫一下进入。

同里古镇:退思园

在同里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退思园,过去在北京的中国园林博物馆参观曾经看到过仿照退思园建的缩小版室内苏州园林,如今可以看到真实的退思园,感觉有些小兴奋。退思园系清光绪年间(1885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回归故里后建造的一座私家花园,取《左传》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而建造“退思园”,该园1887年完工,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设计者名袁龙,同里画家。退思园主要特点:一是布局小巧玲珑,而不露富。占地面积仅有9亩8分,建造时园主不讲究园林的气势与气魄,以诗文造园,追求园林的神韵与诗意,各类建筑布局力求精致与玲珑,品味清淡与素朴;二是采用横向建筑,风格独特。一改以往园林都是纵向的结构,而变为向横里建造,由四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组成,自西向东,分厅堂、内宅、中庭、花园;三是亭台楼阁齐全,集古典园林之精华。退思园有“三株、三绝、三珍”,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堂、房、轩,一应俱全。

同里古镇:退思园

退思园距苏州18公里,全园占地9.8亩,建筑结构上分东西两个部份。西部为厅堂住宅。建有轿厅,茶厅,花厅,过备弄为住宅,有十楼十底走马楼,以及下房五间,东部为园林。

同里古镇:退思园

岁寒居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退思园的主体建筑宅第分东西两侧,西侧建有轿厅、茶厅、正厅三进,为婚丧嫁聚及迎送宾客之用。东侧内宅,建有南北两幢各五楼五底的“畹香楼”,楼与楼之间由东西双重廊与之贯通,俗称“走马楼”,为江南之冠。

同里古镇:退思园

园以水为中心,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堂、廊、轩、榭、舫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可谓独秀江南,在建筑美海陆空上也堪称一绝。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闹红一舸”为一船舫形建筑,船头采用悬山形式,屋顶榜口稍低;船身由湖石托起,外舱地坪紧贴水面。

同里古镇:退思园

水穿石隙,潺流不绝,仿佛航行于江海之中;船头红鱼游动,点明“闹红”之趣。退思国有两处船肪建筑,一个在池中,另一个在旱院中庭。我国古代江南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园林的石舫、旱船自然是寄情于水、寄情于船的象征,这是一种水乡文化的特征。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菰雨生凉轩,取姜词“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句意。此轩背临荷池,早先时候周植荷花菰蒲,芦苇摇曳,轩南种芭蕉棕榈,夏秋季节,轩内凉风习习,荷香阵阵,这时已经有“冷香飞上诗句“的妙趣了,更何况阵雨突至或细雨淅淅之时,那荷叶、芦苇、芭蕉、棕榈都成了奏乐的琴键,充满了天籁之音。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