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2018-10-19 06:12:08)
标签:

苏州

自由行

平江路

美食

旅游

分类: 旅行散记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可以看到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还有摇橹的船慢悠悠地划过。街上的小店也挺有趣,我们看到许多手工定制旗袍的店,还看到在水边或店门前有不少拍婚纱照的情侣。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游船码头,可以坐摇橹船游览。平江路是一条傍河的小路,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全长1606米,是苏州一条历史悠久的经典水巷。搜到这些介绍后,我就决定来看看。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卖中式服装的小店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从苏州博物馆步行到平江路,大约20分钟。平江路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卖饮料的小商亭也有苏州的特点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小店外面绿荫掩映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郁郁葱葱的盆景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铜钱草长得多茂盛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3d画的展室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小桥流水人家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石桥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在水岸边留个影,喜欢水乡的秀美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却说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的船不同于绍兴的乌篷船。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平江路周遭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远望也难得不见高楼钢筋。河道西面的民居多依河而建,上了年纪的老房子,白墙青瓦,木栅花窗,木料多用棕红或棕黑色,清淡分明。外墙多已斑驳,却如丹青淡剥。墙面剥落处又攀生出许多的藤萝蔓草,随风摇曳,神采灵动。江南的匠人的心思玲珑,把园林美学发挥到了日常住宅,幽静的河道便与粉墙黛瓦的房屋、楼阁、小桥、花木之间彼此借景,宛如一幅长卷画。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平江路上各种店铺也是粉墙黛瓦。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逛逛平江路,搜到一家网红小店,进去一看,空位特别少,哟,还都是年轻人。刚点完菜,外面就开始等位了。大肘子一端上来显得很生猛,让我想起在布拉格吃的猪肘大餐,不过这家小店炖的特松软,滋味醇厚。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人可真不少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大肘子肉看起来挺瘦的,儿子勇猛的消灭了它,说特别好吃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凤爪炖的入口即化,很有滋味。菜饭也不错,还有鸡汤。人均30,吃的特别饱。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素面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绣的扇子,精美啊。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枕河人家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小情调

苏州:逛平江路,体验水乡风情

穿过一个街道去坐公交车。我发现高德地图很有趣,总是把坐车时间写的特别长,其实只要20多分钟,它推算要一个多小时。然后建议你打出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