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淀作协讲座北师大当代小说心理分析 |
分类: 2019博文 |

昨天下午3点在海淀文化小剧场参加海淀作家协会举办的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活动,听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张清华教授主讲"当代文学中的精神现象学",他以弗洛伊德的精神说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格非的小说--《傻瓜的诗篇》,两个小时的精彩讲座让观众听的意犹未尽。

一出门又是云的盛宴,让人大饱眼福,心旷神怡。

大气磅礴的云天

特意上桥看风景,果然美如画

云影波光,电视塔,楼群

电视塔与玲珑塔隔着云的距离

桥北面的风景

云的倒影

一拍再拍

出了地铁走不了多远就是小剧场

时间尚早,原打算转一下海淀博物馆,结果最近撤展不开。绕楼群了一圈,看到了北大附中。

海淀区文化馆小剧场是海淀作协定期举办活动的地方

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请的都是知名作家、教授等来做讲座。每月都有一次有份量的讲座。

等待中

播放视频

介绍嘉宾--北师大张清华教授

主持人请作家出场


张教授开始讲座

精神现象学可以增加文学的深度

弗洛伊德的精神说提出了自我,本我和超我

唐僧是超我

八戒的贪婪、好色、自私等是本我和自我

孙悟空是介于超我和自我之间,向超我演变

卖拐利用了心理暗示,把正常人搞糊涂了,错认为自己有毛病

催眠术,暗示法治疗假性疾病

以清华大学教授格非的小说《傻瓜的诗篇》为例进行进入剖析。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我读了其中两部。 格非三部曲是作者呕心沥血十余年,深入思考并描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知识分子等问题的系列作品的三部曲。前两部,《人面桃花》写的是民国初年的知识人对精神世界和社会理想的探索;《山河入梦》写的是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梦想和社会实践,而《春尽江南》则对准了当下中国的精神现实。 我读的是春尽江南和山河入梦,感觉他对人物心理的塑造确实到位,让你不自觉地跟着作者的笔触深入到情节中,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对弗洛伊德精神说的理论研究

绘声绘色讲述小说情节并加以分析


梵高的家乡

梵高的自画像

梵高的画

柏荷朗诵清华教授的诗歌

很动情的演绎

一个高二学生提问,其他作品也可以用精神说来分析吗?比如鲁迅的作品

作家解答什么是诗歌,他说诗是言说神性的话语。诗歌能最便捷的通向真理。诗是多向度的。

讲座结束,告别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