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手工作品 |

一直觉得生活中培养一些爱好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不仅可以解压,还会体尝到诸多乐趣。给平静的生活带来不同寻常的色彩和魅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80后的同事发在QQ空间里的照片,是她用纸粘土捏制的小猫,色彩鲜艳,神态生动,惹人注目,连忙询问这是不是软陶做的?她说是用纸粘土。纸粘土?第一次听说,上网一搜原来这是来自台湾还有韩国的一种新型环保材料,柔软易塑,还可以混合变色,制作出来的成品放置一小时就变干定型。

那时我还不会上网购物呢,就请同事代劳买了十二色一盒的纸粘土,下班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第一次尝试,捏个什么好呢?看到桌子旁边挂着的棉布小兔子,当即决定以它为模特。选出白色、橘色、黑色、红色四种泥,小心翼翼的打开塑料袋,取出一小块白色的泥,放在桌子上,赶快把塑料袋封口合上,不然纸粘土会干的。我用食指和大拇指拿起纸粘土捏了几下,感觉特别柔软,又放在掌心,手掌相对,把粘土反复揉了揉,很快一个光滑的圆球就做好了。然后做眼睛、鼻子、嘴巴,再依次捏出耳朵,身体,胳膊腿。第一次做比较生疏,大概用了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一个身穿橘色帽衫,棕色短裤的小兔子就完成了。自我感觉还是蛮可爱的。托于掌心左看右看,欣赏不够。后来还用单反相机拍下来传入电脑里,发到微博上,朋友们看后纷纷点赞,夸我手艺不错。

从此纸粘土就成了我业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有空闲,我就会拿出材料捏一个作品。平时总会留心收集各种卡通形象的图片,留作模仿制作的素材,喜欢我作品的粉丝也多起来,这让我信心倍增,创造的劲头更足。

开始玩粘土时我几乎每日一作,沉浸其中,忘我地创作。一个个纸粘土作品从我的手中诞生,它们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都那么灵动鲜活,让朋友们也特别欣赏,这给我的业余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最初我捏的作品卡通动物的形象比较多,后来尝试做人物,还有冰箱贴、书签、项链等等。

2016年作品:项链

2016年作品:孙悟空

许多朋友纷纷建议我开网店售卖,我却一直没动心,原因是我不能让爱好成为负累,那样会让我的创作融入商业味、功利心,而失去了创作热情去赶工不是我玩粘土的初衷。

2015年作品:猴吃西瓜,录音后制作了动画视频

2013年作品:我搭建的别墅和我的小可爱

2017年作品:兔爷

逢年过节我会捏一些特别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也会在每年年底,把这一年创作的作品拍下来,制作成台历送给亲朋好友。

2017年作品:印有我作品的扑克牌

带着纸粘土作品去银杏林拍摄

带着小美人去看郁金香

2013年作品:小猴,经常出现在我拍摄的照片中

从2010年至今,我玩纸粘土已经七年,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作品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好几个书柜,家里若来了朋友,必带他们去参观,他们一定会发出惊呼:哇,这么多,这样小巧!我的作品引发他们的赞叹,也让他们不能想象我是怎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保持着这一爱好的。问我哪来的那么多时间?是不是天才?我笑着说,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玩粘土上了。

2018年作品:20几个人物,为19集有声故事--大林和小林 创作的。如今发布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