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丽江,就得去趟木府

标签:
丽江古城木府土司议事厅牌坊 |
分类: 旅行散记 |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木府号称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也有人说
“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所以来到丽江,肯定是要去著名的土司宅院参观一番。
“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所以来到丽江,肯定是要去著名的土司宅院参观一番。
木府是纳西族土司的府邸,木的姓氏是汉族姓氏,
纳西族人原来并没有汉族的姓氏,是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皇帝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取名木得,从此纳西族民众开始有了姓氏,不过只有土司皇帝才能姓木,百姓姓和。纳西民族首领木氏自元朝开始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
纳西族人原来并没有汉族的姓氏,是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皇帝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取名木得,从此纳西族民众开始有了姓氏,不过只有土司皇帝才能姓木,百姓姓和。纳西民族首领木氏自元朝开始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
木府的门票是60元,网上购票好像可以50元一张,需要提前预定。走进木府,首先看到的是广场上宏伟的议事厅。感觉确实有点像王者的宫殿,难怪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就曾惊叹“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可我现在看这建筑怎么显得那么新啊,网上一查,才知道原来整个木府是明、清时的古建筑,但历经磨难,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革”。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丽江俊杰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艰辛备至的努力,使木府如“凤凰涅槃”般再现于世。
议事厅气势恢宏,是土司议政之殿,楼内挂有朱元璋御赐的“诚心报国”的匾额。议事厅的屋顶有三个天井,天井由多层斗拱组成,上面图案雕刻精湛。中间天井是条龙,据说土司为了避嫌,这里的龙只有四个龙爪,而非皇宫里的五爪。两边天井里则是星星图案,说是纳西妇女羊皮披肩上的七星图案,故称之为“七星羊皮”。它的寓意是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动。
大家都知道纳西族曾经是母系社会,纳西妇女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当年土司在议事厅屋顶雕筑七星图,就是时时用妇女们的披星戴月、辛勤劳动来鞭策自己。(资料来源网络)
大家都知道纳西族曾经是母系社会,纳西妇女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当年土司在议事厅屋顶雕筑七星图,就是时时用妇女们的披星戴月、辛勤劳动来鞭策自己。(资料来源网络)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鼎盛时期木府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尽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奢华与恢宏,并不亚于任何一座王公贵胄的官邸。(资料来源网络)
议事厅后面是“万卷楼”,是土司读书的地方。取此名,乃“读书破万卷”之意。万卷楼共三层,一楼读书,二楼藏书,三楼写书,这是木府内最为高大的建筑。万卷楼后是木氏土司的生活区,有三个小院。院中分别是土司、家眷、仆人的卧室等等。
(资料来源网络)
(资料来源网络)
留影一张为念
阳光太晃眼了
穿民族服装拍照
前一篇:脏脏包只是个传说
后一篇:抹茶饼干和牛油果土豆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