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

标签:
天安门广场大花篮国庆节68年降旗仪式 |
分类: 旅行散记 |

每年十一天安门广场都会摆鲜花,建花坛,最早好像是从1986年开始。而广场花坛正中摆放一个巨大花篮大约是从2012年就有了,篮体的设计据说是参考了清代画家丁光亮“四季花篮”的画作。说实话过去我都没去看过,一是家离天安门太远,开车去又没有地方停;二是放假期间观赏的人太多,是去看花还是去看人呢?
只有一次我在十一当天去过天安门,但不是为看花坛去的,那是建国三十五周年大庆的晚上,我们被学校安排去天安门西边跳集体舞。为此1984年的整个暑假我们基本都在学校操场上排练,好像是10几种集体舞吧,现在就记得有阿细跳月、阿里山的姑娘、青春圆舞曲这三首曲子。国庆那天下午五点我们就到达了天安门广场,然后晚上6点还是7点才开始跳舞,八点放烟火就停止了,看完盛大的烟火表演老师就让我们解散了,大家结伴步行回家,因为广场上人山人海的哪去坐公交车啊。我记得当时是从天安门广场走到西单,然后再走到离丰盛不远的前泥洼胡同,北竹家就在那条胡同里,那天晚上我和另一个同学就在北竹家挤了一晚,好像睡的还蛮香的,总之感觉非常兴奋。
现在去天安门坐地铁过去非常方便,所以我常常去天安门东的国家博物馆看展览,顺便遥望一下天安门广场。周三下午我看天挺蓝的,临时起意去广场看看大花篮。到达广场时已经是五点了,但是广场上依旧是人头攒动,他们大多聚集在有大花篮的花坛前拍照。不过我猜这与十一比参观的人数算少的吧。
红色的大花篮里花团锦簇,硕果累累,看着很喜庆,为祖国庆祝68岁生日,确实应该如此。花篮篮体面朝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那面写着“祝福祖国”四个大字,另一面写的是“喜迎十九大”。花篮四周设有照明的灯,花灯初上时,花篮也会打上灯光显得格外绚丽。
欣赏完大花篮,一回头发现很多人密密麻麻的围着栏杆面向天安门城楼方向站着,走到近前看到国旗台才知道他们是等待看降旗仪式的。我搜了一下今晚日落时间是18:02,还要等半个小时。旁边一个人跟我聊天,说听口音你是北京人吧?他感觉奇怪我为什么还会来看降旗。我说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到天安门看过升旗、降旗,既然今天赶上就看看吧。
人们不时地往西边天空张望,太阳好不容易落到人民大会堂后面,大会堂的顶部呈现出一片橘红色,但是还没有那么快全落下去。人群中有人眼尖,叫了一声说看到仪仗队出来了,我踮着脚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到,毕竟离金水桥那边的天安门城楼有挺远的距离呢。终于主路上的车不见了,开始交通管制了,大家觉得有了盼头。
我站的位置不太好,正对着升降旗的台子。所以仪仗队走过来之后,分成两队绕到台子周围时才能看到。五星红旗缓缓地从旗杆上降下来,无数手机举起来拍摄着这一庄严的过程。
整个降旗仪式大约10分钟就结束了,本来想再欣赏一下亮灯后的大花篮,可不知道为什么保安们开始清场,我也只好随着人流离开了广场。

天安门广场的花坛。

花球和花柱。

人头攒动

人们纷纷在花篮前留影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鲜花与硕果的大花篮,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花坛周围的地上有灯,晚上照明用的。

转过去看花篮的另外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