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宜人的中国园林博物馆

标签:
中国园林博物院苏州畅园片石山房半亩园园博园 |
分类: 旅行散记 |
乐友群曾组织群友去中国园林博物馆练习拍摄,看到朋友游玩回来后发的照片,感觉那里景色秀丽宜人,就一直想带老人去走走。但伏天来临后,天气闷热难耐,未能成行。最近几场秋雨过后,暑热逐渐退去,我们选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开车前往中国园林博物馆。
园林博物馆从丰台区园博园的6号门进入,它是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也是园博园的一部分。里面有免费的停车场,进门时需用本人身份证免费领取门票,经过安检后进入馆内。
园林博物馆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950平方米,由主体建筑、室内展园与室外展区三部分组成。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长廊和一个很大的沙盘,穿过武陵桃源,右手边是世界园林艺术展厅的入口,左边是室内展园--苏州畅园的入口。
苏州畅园位于苏州庙堂巷,是苏州小型园林的代表作之一,面积不大,一亩有余,以水池为中心,周围绕以厅堂、船厅、亭、廊,采用封闭式布局和环形路线,景致丰富而多层次。
园内园林古典建筑较多,局部处理手法细腻,比例尺度适宜,山石、花木布置少而精,给人精致玲珑的印象。畅园为整体复建,总体保持原貌,同时结合场地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以展现苏州园林造园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成就。
匆匆浏览了一些中国古典园林展室
明代吴亮止园立雕复原模型,现在已经不复存在,这个模型是为了再现了中国古代江南私家园林的样貌。
半亩园是我们在室外参观的北方私家园林,取自原内城弓弦胡同(今黄米胡同)半亩园的局部来复建的。
半亩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84年被全部拆除。园中叠石假山誉为京城之冠,传为造园家李渔所创作。复原设计截取园中最具特色的云荫堂庭院,涵盖了丰富多变的园林建筑形式,局部二层,景区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北方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从石板上走过,回到展馆。
塔影别苑:因环境而设计,利用鹰山为背景,结合人工营建的水系、建筑、植物等要素构筑一处北方水景园林。利用桥、堤、岸、舫的变化将周围景物融为一体,突出水景造园思想,巧于因借,利用水面将鹰山永定塔引入园中,倒影成趣。
从室外回到展馆,上二楼,看到仿照清明上河图建的模型。
在二楼最后参观了一下扬州园林---片石山房。扬州无山,所以人们就用叠石的办法建假山,片石山房,就是以湖石紧贴墙壁堆叠为假山,据说是根据石涛和尚的画稿而建的。
我其实去过扬州的何园,而片石山房就在何园里面,2005年初春我和同事去参加一个会议,顺便游玩了一下。到现在已经过了12年了,所以印象有些模糊,当年还写了何园的游记,如今再看这园林怎么会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古人云:“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印象中的何园设计精巧,处处是画境。这里是仿建的,所以终究没有那么真实。
扬州片石山房位于扬州城南花园巷,传说为明末的大画家石涛所建,相传为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著名论点,贯穿于他的实践活动中。“片石山房”就体现出“莫谓此中天地小,卷舒收放卓然庐”的意境,洋溢出“一峰剥尽一峰环,折经崎岖绕碧湍,拟欲寻源最深处,流云飘渺隐仙坛”的诗情。园中“水中月,镜中花”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人们摆脱尘世的烦恼,修身养性、寄情山水的人生追求和向往。
鱼戏池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