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之旅:第二天 大阪城公园

标签:
日本大阪城公园随团旅行樱花 |
分类: 旅行散记 |
大阪城公园最早是丰臣秀吉于1586年建成的,也算是历史悠久。天守阁是其中最巍峨宏伟的建筑了。不过如今我们参观的公园是1931年由民间集资重建,天守阁也是后人仿制丰臣秀吉时期的样子重制的。
许多乌鸦在这棵树旁飞来飞去,呱呱乱叫,日本人喜欢乌鸦,因为乌鸦反哺的行为,让他们敬佩。
每到春季,大阪城公园是日本国民和外国游客赏樱、赏梅的胜地。可是由于今年天气暖的晚,所以我们走进公园时发现樱花开的特别少,梅花就更没有看到了。走进公园先看到的是护城河和高高的石头城墙,然后我们走入天平门。导游介绍说这个大门特别高大厚重,是用来抵御外敌入侵。不过大门上的小门非常矮小,因为当年日本人个子也就1.55米高,所以修的门也特别矮。大家都笑起来。大门附近有一棵高大的樱花树已经开花了,游人们纷纷在花枝旁留影。
这是太平门上那个矮小的门
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一幢大楼,导游介绍说这是大阪城历史博物馆,馆里保存有丰臣秀吉的木像、武器和美术作品等。你们猜猜是哪国帮日本建的?五姨说是德国。果然被她猜中。
大阪历史博物馆
德国人帮日本建造的
确实不是日式风格的建筑
继续往里面走,就远远的看到大阪城公园内城中央耸立着主体建筑--天守阁,确实显得素雅、壮观。它通体是白色的,镶着蓝绿色的边和阁顶部金色的,一共有五层八阶,就是外观有5层,而进去之后内部又8层,高54.8米,7层以下为资料馆,8层为瞭望台,可以瞭望整个大阪市,并且有一些纪念品出售。不过我们没有时间进去参观。
时间胶囊也叫时间宝库,是一个内径一米的圆球形时间舱,1970年1月20日上午10点,在日本大阪城公园,一个总重量60吨、被混凝土严密包裹的不锈钢容器,被起重机高高吊离地面。人们把它叫做“时间舱1号”,在其不锈钢质地的表面上,印着其截面图和“TIME CAPSULEEXPO'70 NO1”字样,它将在5000年后开启。8天后,另一个与“时间舱1号”长得一模一样的“时间仓2号”,也被埋设在这里。两个“时间舱”,均由特别坚固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由日本每日新闻社和松下电器公司共同制作。“舱”里分别用29个箱子存放了2098件物品。这些被收藏的物品,作为20世纪现代文明的标志性作品,来自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技等领域,不仅有植物种子和布匹材料,甚至还有一些制造商生产出的能够代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产品,松下公司的电视机和铁锅就在其中。“时间舱2号”,将在2000年时进行第一次开封,此后每隔100年将开封一次,方便人们查验被埋入物品的状态,同时也是为下一个世纪的人们提供试验参照。

我们漫步河边,远眺天守阁,湖中映照着碧绿的树木,还有高大美丽的天守阁,若是再有如粉云般成片的樱花盛开,那就更富于诗情画意了,可惜岸边只有一棵樱花树开花了,我们来早了。
天守阁
16世纪中叶,日本因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统一之后,建筑达到新的水平。城郭是一个十分突出的新的创作领域。它突破日本建筑千年的传统,构想天外,产生了前所未见的崭新的高层建筑,天守阁。
还在封建内战时期,领主们在卫城里自己府邸的屋顶上造一个小小的望楼,这是天守阁的前身。后来,各个封建领国,依托城里的小高丘,建造卫城。卫城中央一座高城,原本是府邸,叫天守阁。
天守阁不仅是军事堡垒,而且是领国的政治中心,藩主权利的象征。
穿和服的女孩
湖边就这一树樱花开放了
要是樱花盛开时这里会更美。
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可是游人还不少
一个日本女孩带狗狗来散步并拍摄
好像是穿服装照相的
往回走看到护城河边有一棵樱花树开的比较繁茂
很大的一棵树,开满了白色的樱花
花如雪
树挺高,看花需仰视
大多数的樱花还没有开
路边的绿植
大阪城是十六世纪丰臣秀吉为了与德川家康进行战争而建造的,据说当年是动员了数万名劳工、历时三年才完成的。大阪城外是一道长达 12
公里的石墙,大约由 50
万块的石块筑成。整个大阪城的建筑结构共分成内城、中城与外城三层,虽然经过了战乱的洗礼,但是内外两道护城河以及两道高大的石壁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只是从残存的焦黑石壁上可以想像出当年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交战时的惨烈情形。
我也在樱花树下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