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2015-04-17 08:11:53)
标签:

国家图书馆

国图公开课

王宁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汉字与中华文化

分类: 如水心情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文津阅读的微信公众号,就扫码加了观注,刚好周末时看到他们发出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国文化》公开课录制报名的通知,课程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教授王宁主讲,因为我过去也学过类似的课程,当教研员时也做过几年汉字教学的研究,听过几个教授有关汉字研究的课程,所以对汉字非常感兴趣,不过王教授的课没有听过,于是就赶快报了名,决定周二去听一天的讲座。

那天早上原本从家门口有一趟车去国图很方便,如果顺利的话,也就半小时肯定到了。公开课是十点的课,所以要求9:30入场,时间对我来说很宽裕,我8:20出门,想着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怎么也能到了,谁知赶上了堵车,差点迟到,幸好旁边不远处就是地铁,连忙奔跑着冲上地铁。早知如此应该开始就坐地铁过去,一共才3站。紧赶着冲进国图大门,奔向综合楼,看到一楼排队在签到呢,心里顿时舒口气,一看时间是差5分10点。签到领了听课证后,坐电梯到六楼存包,在墙上签名,走进演播室一看,半圆形的听课台子都坐满了人,已经没有几个空位了。我在大屏幕的左侧最后排找到一个座位,后面的人再进来时只能坐在过道的台阶上了。

有个国图的工作人员当主持人给大家讲了一会录制时的要求,手机要静音,不能录像录音,不能再手机上做记录等等。还说公开课的录像将于4月23日正式在国图的官网上播出。那时大家可以上网去观看。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等到10:30分,摄像的机器都调试完毕,国图的馆长上来讲话,主要是介绍一下公开课录制的目的意义,然后就请出王宁教授讲课。王宁教授一头短发,戴着黑框的眼镜,身材微胖,年龄近70岁,讲话的嗓音很好听,思维逻辑性很强,课讲的有条不紊,结合很多文字的实例,深入浅出地给大家讲解汉字的起源,从六千年前是如何产生、演变、传承下来的。还为我们详细分析了汉字的性质、特点。我感觉如同回到了课堂上,认真地根据大屏幕播放的ppt来做笔记,这样听讲座纯粹是为了兴趣,所以没有任何压力和约束,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就觉得上的特别有意思。教授讲完一讲之后观众可以自由提问,有人问教授为什么繁体字不保留下来?有家长问学龄前儿童应该看哪些书来学习汉字?还有人问现在网络中的新词会不会形成新文字?等等,教授都一一作答,特别强调说学龄前的儿童没有必要学汉字,上小学学就来得及,很多小学入学招生时要考孩子认识多少字,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王教授对当今的网络用字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网上聊天用一些不规范的字为了玩笑或是调剂一下是可以的,但是在公文里,学校里,还是要使用规范字,不能胡来。她还举例说有个老师问她,学生想用火星文写作文行吗?教授反问那个老师怎么做的,那老师说没有答应,教授肯定了她的做法。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签字墙上留名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主持人讲解一会录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王教授的课一共10讲,我们周二就录了前两讲。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王教授走上讲台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开始上课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讲座结束后,补录教授入场的镜头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王宁教授入场,准备拍摄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教授走到讲台前,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午餐是在国图食堂里用餐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凭餐券领餐。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综合楼前的桃花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国图演播室录制首期国图公开课--《汉字与中华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