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的春天和记忆的片段

标签:
北京外语大学春色图书馆阿语楼主楼 |
分类: 如水心情 |
每周都会回北外去看父母,所以就经常有时间去校园里漫步。虽然父母家现在住在西院,但我们其实对东院更熟悉一些,毕竟我们的童年、青春的记忆都是和东院有关。那天我特意去了过去我们住过的八楼,它一共三个单元,每单元有四层,近几年八楼重新加固了,外墙变成灰色,加固的横条竖条是白色的,显得还挺新的。楼前的马路上也挺满了车,显得不那么宽敞了。过去没有那些围栏,没有马路,我们就在楼前的土地上和小伙伴一玩耍,可能是过去年龄小的缘故,觉得楼前的空地很宽敞,我们跳皮筋玩沙包,追逐奔跑,如今怎么感觉那么窄小,那么冷清。
我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们家就搬到8楼东单元一层,那时住房非常紧张,父母按照工龄资历在学院里按照分数排队分房,我们当时是和另外一家人合住,102号是一套三居室的住房,我家住一间,张阿姨家住一间,厨房和卫生间是共用,然后还有一个小屋是我和弟弟还有张阿姨合住,房间里面放了一人一张单人床和一个棕色的长方形办公桌,我和弟弟会在桌子上写作业,画画,下棋。有时候我的同学会来这里和我一起做作业,聊天什么。两家人住一起感觉真是不方便,但我们也一起住了10来年,成了老邻居。张阿姨的儿子办喜事时,还请我妈做主厨给来吃喜酒的亲朋好友炒了不少菜。想想我妈那时候也真是能干,什么菜都会做。
等到我上高中时,我家就搬到了西单元三层,那是一套两居室,父母住一间,我和弟弟住一间,房子中间会拉上一个长长的布帘子。待我上大学的时候,北外又给我们家分了一处房间,也是和别人家合住,一家一间,弟弟就搬去了7楼住。等到我和弟弟都结婚了,搬去各自的家里住,父母又搬家到西院的老南楼去了,房子就显得宽敞了许多。
最喜欢在北外的校园里散步,虽然校园不是很大,很多楼是新建的,主楼、晨读园、图书馆、大操场、电教中心,但是似乎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曾经留下我的足迹和许多难忘的回忆。春天一到,丁香花、迎春花、玉兰都开放了,让校园显得更加迷人了。
阿拉伯语楼
紫丁香
盛放
玉兰花开
图书馆前的凉亭,学生在自习。
DUANG!看到一个有趣的广告。
阿语楼
图书馆
图书馆是近年来修建的
过去我们去上小学每天会经过三号楼,我的不少同学家住在里面,三号楼就是过去的筒子楼,厨房是几家人共有,厕所也是。比我们八楼的单元房更差一点。
图书馆全貌
艳丽的花
主楼背面
主楼上有几个大平台,小时候我们特别喜欢跑到上面玩。
主楼北侧
主楼北侧
麦钟桥
开船了,这是从万寿寺开往颐和园的游船。
虎皮墙原来是黄色的,看起来很像虎皮,现在涂成灰色的了,感觉有点灰暗。过去我们住8楼时,经常从这里走着去魏公村的商店去买菜买日用品,或者去那里坐公交车,到公园或者学校、大商场等地方。
我们住了20年的东院八楼,过去是绿色的顶,黄色的墙,如今也变成灰色的了。
日语研究中心
晨读园
主楼南侧,晨读园
主楼正面
这是校训吗?
每次回北外都可以吃到母亲做的可口饭菜。
母亲喜欢变着花样做美食。让我们全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