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2015-03-07 06:54:17)
标签:

颐和园

乐寿堂

谐趣园

仁寿殿

分类: 旅行散记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乐寿取自《论语》中“知者乐,仁者寿”。殿明间正中设宝座,座两侧是慈禧皇太后用膳之处,西套间为卧室,东为更衣室。东西配房各五间。后院有罩房九间。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重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梅花鹿的鹿与大写的六(陆)同音,取其“六”字,鹤与合家欢乐的“合”字读音接近,花瓶的瓶与太平的“平”同音,故这鹿、鹤和花瓶取“六合太平”之意。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仙鹤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明代“石痴”米万钟当年弃之房山良乡的奇石,后乾隆运来放在乐寿堂前,起名“青芝岫”,并在石上题辞、题诗四处,还命大臣汪由敦、刘统勋、蒋溥和钱陈群等人每人在石上题诗一首。

那天还蹭听一个旅游团导游讲的故事,说这块山石原来在北京远郊房山县的深山里。明朝有个叫米万钟的,爱石成癖,在他的海淀勺园里,陈列着许多怪石。他发现这块大青石后,非常喜欢,决心运回勺园。可是石头太大太重了,人抬不起,马拉不动。有人给他献策:秦始皇修长城时,不是用修水道的办法搬运山石的吗?米万钟觉得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於是雇了很多民工,先修起一条大路,又在路旁每隔三里打一眼小井,五里打一眼大井。到了冬天,就提水泼路,冻成了一条冰水道。大道一直修到了房山大石窝。米万钟为运这块大青石,花了不知多少钱,石头运到良乡,他的财力也耗尽了,只好丢弃路边。所以,当时人们就把这块大青石叫做“败家石”。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乐寿堂临昆明湖湖有门名曰水木自亲,南向,面阔五间,前后带廊,东西墙上为什锦玻璃灯窗,门外为慈禧皇太后从水路到颐和园下船处。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这里展示了一些老式的电话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乐寿堂的回廊也是雕梁画柱的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仁寿殿前的香炉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威武的麒麟,在颐和园东门仁寿殿前面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在乾隆与光绪两个历史时期均为皇帝临朝理政之所,其陈设主体布局大致相同,均为皇家宫殿特定的陈设形式。但陈设的物品各异,颐和园时期较清漪园时期陈设豪华很多。现殿内陈设中心部分沿续了光绪时期的原样,其余陈设略有变化,原殿内的文物、图书、家具,除在殿内展出外,大部分收入文物库房保存。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谐趣园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涵远堂,春节时来此赏梅花盆景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池中有很多红色的锦鲤,游人喜欢在这里喂鱼赏景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午后三点多的谐趣园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后山上腊梅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紫气东来城门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佛香阁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排云殿前高大的牌楼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冬游颐和园:仁寿殿、乐寿堂、谐趣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