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银月清晖
银月清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3,113
  • 关注人气:1,7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2014-11-20 05:17:42)
标签: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

龙门石窟

龙门大桥

东山石窟

旅游

分类: 旅行散记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龙门西山石窟参观完毕出南门,我们走上龙门大桥,此时雾霾好像散去了一点,但还是有。站在龙门大桥上可以看到伊河水静静流淌,还可以远望刚才参观过的西山石窟群,大大小小的洞窟密密麻麻地遍布在山上,那些小小的洞穴让我想起了在土耳其的格雷米看到的很多鸽子窝,还有露天博物馆看到的各种教堂,他们是在石灰岩上凿洞建教堂,不过基本上是画在石壁上的宗教艺术,而龙门石窟则是雕刻出来的立体化的艺术。这种石窟寺艺术,其实是随着印度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然后我国又结合自己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雕刻、彩绘出如此气势磅礴的石窟寺。龙门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说的有利条件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保存的有利条件。所以这些佛像才能保存至今,让我们可以大饱眼福,欣赏到北魏、隋、唐代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

从龙门大桥走过去,我们就可以到东山石窟和香山寺、白园游览了。公公婆婆走累了,看东山石窟还要爬山,就不打算再游,先生陪他们慢慢向香山寺走去。我独自上山去看了擂鼓三洞,参观了一个小型的展览馆,里面展示了一些洞穴中的佛像,瓦当、柱石等文物。然后又走了一段山路去看了两三个石窟,其中有一个千手千眼的菩萨,但由于保护的不完善,所以菩萨的整体形象虽然还在,但细节部分已经不是太清晰了。据说古时候东山石窟的规模比西山石窟还要大,曾有“西山一山,不如东山一湾”的说法。但是就我去走了一圈之后,感觉规模比西山石窟小多了,也没有多少大型的佛像。擂鼓台的三洞也因为风化等原因,佛像头部已经看不清楚,四壁也都斑驳了。
 下山后看到看经寺,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我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

龙门石窟西山参观完毕出南门,过桥可以去东山石窟和香山寺、白园游览。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龙门大桥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伊河水不多了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初冬景象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看到这些洞窟,让我想起土耳其格雷梅的鸽子洞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远望奉先寺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大大小小的石窟遍布西山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公公告诉婆婆,对面就是西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在桥的尽头可以看到奉先寺的一角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擂鼓台三洞
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 

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中国佛教的禅宗龙门石窟擂鼓台中洞是以专修禅定为主的教派。“禅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杀虑的意思。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 
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跏趺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 
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擂鼓台北洞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期间,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日,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迦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展馆里面的展品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继续走山路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风化的很厉害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陪公公婆婆游洛阳之龙门大桥和东山石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