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访大觉寺,观千年银杏

标签:
西山大觉寺银杏节摄影月光诗词千年银杏 |
分类: 旅行散记 |
西山大觉寺是北京欣赏银杏景观的一个久负盛名的景点,很多年前就想去那里欣赏千年银杏树,但都因为路远没有人陪而未能成行。其实三十年前的夏天上初中的我曾经在香山参加学校举办的音乐夏令营,活动期间老师带我和同学一起去过一次大觉寺,那时候感觉大觉寺不是太大,单挺古老。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棵巨大的银杏树树干特别粗,当年我们几个同学和老师一起手牵手才可以围抱住它。所以乾隆皇帝曾有诗曰:“古柯不计数人围”,就是来说明这个古老的银杏树有多么粗壮。因为我们是夏天去的银杏叶都是碧绿的,所以并不知道叶子黄了的时候怎样的景象。
上周日,弟弟在微信上问今天天气晴朗,我去不去大觉寺,我当即应允,欣然同行。我们到达时已经是下午三点,走进大觉寺,感觉庭院有些像香山和八大处的样子,古香古色的。穿过天王殿,在无量寿佛殿前终于看到久违的千年银杏树,仰望如此灿烂如此恢弘的古银杏树,感觉太震撼了!蔚蓝的天空映衬下,阳光暖暖照在银杏树繁茂的枝叶上,让它显得更加灿烂辉煌。观赏银杏景观的游客拍客实在太多了,倚着汉白玉石栏,站在大银杏树下与之合影的人摩肩擦踵,络绎不绝。那些长枪短炮,手机ipad都从各个角度对准了银杏树,古老的寺庙挤满了人,因着金灿灿的银杏树而显得喧闹起来,我也举着沉重的D800和长焦头一阵狂拍,因为第一次来拍,所以不知道哪个角度拍摄最好,览尽沧桑的银杏树,古老的院落,有着不同寻常的味道,总是希望能表现出我所见到的壮观景象,但是似乎有点难。午后的太阳下落的速度很快,还没有构思好,阳光就不见了。时光的脚步怎么就那样的匆匆?
回来发微信,临时凑了几句诗:
题目:观大觉寺千年银杏
千年古木浴金风,
叶茂枝繁映碧空。
暮鼓晨钟山寺静,
谁拾黄蝶忆青葱?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
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
大觉寺山门上书“敕建大觉禅寺”,上面是木结构的斗拱和屋顶。“敕(音chì)建”的意思就是皇帝批准、并且出资建造的建筑物。。在大觉寺的千年历史中,金代开始成为皇家行宫,金章宗时成为西山八大水院之一。至清代,大约有六百年属于皇家寺庙。大觉寺坐西朝东,山门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体现了辽国时期契丹人朝日的建筑格局。
大觉寺有八绝: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

各种留影
在无量寿殿前的左右各有一株银杏树。北面的一株雄性银杏,相传是辽代所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故称千年银杏、辽代“银杏王”。银杏树高25米左右,胸径7.5米。乾隆曾写诗赞誉:“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缘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右面的那棵叶子都掉了,银杏叶落满地。
保安在人群中巡视着
古寺老树换新容
览尽沧桑的老树,早已荣辱不惊
古韵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