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深度游:莎士比亚故居

标签:
英伦深度游莎士比亚故居旅游哈佛之屋 |
分类: 英伦深度游 |
对于莎士比亚的了解源于他写的戏剧被拍成电影,比如经典的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比如悲剧哈姆雷特。上学时,似乎课文里也学过莎翁写的戏剧片段。记得年少时看王子复仇记的电影后,心情很沉重。莎翁的剧作集我从图书馆里借回家读过,但是只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大约剧情比较古老,所以读不下去。后来在工作中,有一次我还在录音棚里给动画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配过音,我录的是朱丽叶的台词,录制的过程中,感觉剧本里的对白写的相当不错,不知道那个版本是谁翻译的,可惜后来那段录音我没有留存。
去年在英国的旅行中,我们去参观了莎士比亚的故居。那天我们的车在停车场停好后,就走到斯特拉特福镇旁的艾汶河畔,首先看到一个米黄色的纪念柱,最上面的青铜像是坐着的莎士比亚,石柱四周还有
4
个铜雕像,他们都是莎翁名剧中的人物:《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麦克白斯》中的麦克白夫人、《亨利五世》中的皇太子和《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
我们沿着街道往故居方向走,莎翁故乡的小镇是如此古老而美丽,镇上基本上都是两层的小楼,楼前或者楼上都有鲜花盛开着。各种小店也是那么有意思,透过橱窗可以看到各种新奇的小玩意或者纪念品。
莎士比亚的故居在小镇的亨利街北侧,是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木结构的房屋框架、斜坡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凸出墙外的窗户和门廓,使这座 16 世纪的老房在周围的建筑群中显得很特别,引人注目。莎士比亚的父亲当年买下这座 2 层楼房,一半作为住宅,一半作为手工作坊。1564 年 4 月 23 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这座楼上。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莎士比亚的经历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重要的阶段:14 岁时家道中落,他只得中断学业,外出谋生。18岁和比他大八岁的女子安妮结婚,几年后他徒步前往伦敦,曾经在剧院当过马夫.杂役,后来加入剧团,先后做过演员、导演、编剧。1592 年,他以自己的剧本《爱的徒劳》、《错误的喜剧》、《亨利六世》等开始驰名伦敦。30 岁到 35 岁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鼎盛时期。他一生共写了 154 首 14 行诗、37 部剧本。功成名就的莎士比亚曾是伦敦“环球”、“天鹅”、“玫瑰”、“幸福”等几家大剧院的股东。莎士比亚 48 岁后搁笔,从伦敦回到斯特拉特福镇,退隐故里。1616 年 4 月 23 日,即他 52 岁生日那天逝世。在他逝世 7 年后,他的生前好友将他的剧作汇订出版,因为印在对折的纸张上,称为“第一对折本”,这就是第一部莎士比亚全集。
我们只是在故居的门口拍了张照片,并没有进去参观。之后我们又去了莎士比亚女儿家转了一下。在那条街上,北竹指着一所古旧的房子告诉我们那是著名的哈佛之屋,是16世纪晚期建的,由约翰-逊哈佛(John Harvard)的祖父托马斯-罗杰斯(Thomas Rogers)修建。这所房子里展览的是罗马时期开始的白蜡展品、以及一个描绘这座房子的历史和哈佛大学赞助人约翰-哈佛的展览。
纪念柱上的莎翁坐像
《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
《麦克白斯》中的麦克白夫人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像侧面
《亨利五世》中的皇太子
码头的游船
卖艺的少年在弹吉他
镇上的赛百味。
橱窗里的好玩意
香炉,鸭子
红砖房
旅游的团队在等待莎翁故居开门
游客少,但不拥挤
莎士比亚的故居位于小镇的亨利街北侧,是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这座16世纪的老房子的外墙是泥土颜色,斜坡瓦顶,所以在周围的建筑群中十分显眼。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这座楼上二楼的主卧室。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很多人都在莎翁故居前留影。
卫兵
泰迪熊的商店
在莎翁故居的小店里又看到了英国儿童作家毕翠克丝·波特创作的彼得兔故事里的可爱角色。
错落有致的房子
夹在中间的老房子
棒棒糖
哈佛之屋:一所装修豪华的16世纪晚期城镇型房子,由约翰-逊哈佛(John
Harvard)的祖父托马斯-罗杰斯(Thomas
Rogers)修建。这所房子里展览罗马时期开始的白蜡展品、以及一个描绘这座房子的历史和哈佛大学赞助人约翰-哈佛的展览
哈佛之屋
银行
古老的房子
16世纪的老房子竟然能保存这样完好,忽然想起北京的胡同很多都拆除了,好可惜啊
这是莎翁女儿家的花园吗?
很葱郁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