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深度游:牛津大学的叹息桥和Hertford College

标签:
英伦深度游牛津大学参观食堂用餐hertfordcollege |
分类: 英伦深度游 |
去牛津和剑桥大学参观,一直是我们所期盼的,去伦敦前,我和在牛津大学工作的发小同学向红就在email里联络过,她没有用qq也没有微信,我们只能是邮件来往。想着去英国或许能见面,而牛津大学又是我们行程中必去的一处,就提前告诉她,她后来告诉我她的手机号,我等着临近去伦敦的时候提前两天跟她打了电话。然后北竹也跟她聊了几句,因为北竹开车陪我们过去,所以她就和北竹说好我们见面的地点。
我们从科斯伍德小镇逛了之后就去了早已预订的酒店,北竹说向红昨天又打了电话,说明日11点在牛津大学叹息桥附近见面。上午我们先去了奥特莱斯逛逛,然后十点半我们开车去了牛津大学,北竹开车技术比我强百倍,利用导航轻松找到各个地点。在牛津大学停车也是布容易的,我们找了一个地下的停车场,然后去自动服务的机器上预设好停车时间投币缴费。
我们停车的地方离叹息桥不算远,也就走了5分钟就到了。走在牛津大学的街道上,感觉不出这里就是大学校园,因为没有学校的大门和任何标志的牌子,不过古香古色的建筑让人可以感受到这里积淀着数百年的文化与书香。牛津大学这座在世界上都极富盛名的高等学府,建于1167年,距今已经有847年的历史了,大学里面一共39个学院,每个学院不像国内的大学那样,只是相当于过去的一个系,而是包括各种不同的专业,文科理科工科都齐全。各个学院自成一体,大多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坪和四周环绕的中世纪的土黄色楼群构成四方的院子。牛津大学曾经培养出很多名人,其中包括6个国王、25位首相,53位外国政府首脑,47位诺贝尔奖金活动者,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18位红衣主教。近年来牛津大学旅游的人太多了,所以要进入每个学院参观都得买门票,一般是5-10磅的价格。
我们终于见到了,彼此都很开心,能在英国聚会是挺不容易的,而且能在牛津大学相约更是难得啊。她说先带我们去哈特福德学院 (Hertford
College),她在那里有个熟人,是个年纪和我们差不多的英国人,金色的短发,戴着眼镜,穿着白底大花的连衣裙,向红给我们介绍说她在做和中国一些大学培训的项目。比如北大,北师大等。她带我们一行四人去食堂吃午餐,我们先拿了快餐盘,然后有食堂的工作人员问我们吃什么,向红帮我们点了一份fish&chip,走进食堂,先看到中间的三大溜长方形的桌子和长条板凳,食堂的最里面有一排高背的椅子是和下面的桌子垂直摆放的,向红说那一排是学院领导用餐坐的位置,食堂墙上挂了许多油画画的是人物半身肖像,他们都是该学院的名人和给学院捐款的重要人物。
午餐后,向红和那个她的熟人带我们去办公室参观了一下,然后又去叹息桥内部走了一圈,这座叹息桥是仿照威尼斯的拱桥于1914年建的。
之后我们去了学院里面的一个小教堂,文文看到教堂二楼有一架古老的绿色管风琴,他跟我说如果能上去弹一下就好了。我说就是让你上去你也不会弹啊,这个管风琴和你的双排键不一样吧?向红说可以弹了一下里面的三角钢琴,于是儿子坐下来弹了弹。走出教堂时,向红在一面墙前停下来,说稍等一下,然后从后面把灯的开关打开,立时出现了一幅彩色的画,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据说画中人这是学院的创始人。向红说她第一次来,朋友把灯点亮时,她也着实惊讶了一番。别说,这里还真是教堂的一个亮点呢。
谢尔登剧院(Sheldonian
Theatre),建于17世纪,以古罗马剧场为蓝本,环绕剧场外围的巨石柱上是历代的罗马皇帝雕像。这儿也是牛津大学举办新生入学以及为毕业生颁授学位等传统仪式的场所。
随处可以看到几百年前的建筑
右边是谢尔登剧院
叹息桥(Bridge of Sigh),模仿1914年建于威尼斯的名桥
哈特福德学院 (Hertford College)食堂也是古香古色的
在用餐的学生
墙上挂的各种画像
学院领导才可以坐的位置
食堂里的壁炉
我们的午餐:fish&chip ,典型的英式快餐
走进叹息桥
这就是叹息桥里面的楼台和窗户
站在叹息桥的楼里往外看。
学院走廊里的布告栏
教工办公的地方
向红朋友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的国画
走廊两边墙上贴满了图片,大约是友好交流的场面
通向办公室的走廊
茶水间
和老同学合影,左边的是小学初中的同学--向红,右边是高中同学--北竹
文文帮我们俩照的合影,在英国相见好难得啊
雕花的木椅子,有历史了啊
文文弹了一下教堂里古老的钢琴
向红把灯打开,立时出现了一幅彩色的画,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据说这是该学院历史上著名的学者William Tyndale, 他是第一个把圣经从希伯来语翻成英语的学者。向红说她第一次来,朋友把灯点亮时,她也觉得惊讶了。
肃穆庄严,光透过玻璃照进古老的教堂
墙上的雕塑刻画的很精致
把Hertford College哈特福德学院的牌子拍下来,省得回去写游记时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