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卧佛寺和樱桃沟

标签:
365卧佛寺樱桃沟北京植物园秋游 |
分类: 旅行散记 |

最后一次去樱桃沟大约是在遥远的中学时代了,过去学校组织秋游,一般都是去了香山后再去樱桃沟,去樱桃沟必然会去卧佛寺看看卧佛。去樱桃沟不是去采摘樱桃,而是去接山泉水喝。过去北京植物园和樱桃沟、卧佛寺是分开的,后来北京植物园分为社科院植物园和北京植物园,樱桃沟、卧佛寺就归在北京植物园里面了。但是我去了很多次植物园都没有再去过樱桃沟了。究其原因大概是小时候去了太多次,就不觉得新鲜了。还有就是每次都去拍摄花花草草,忙的没有时间再往里面走了。
十一的最后一天,和菁菁约好一起去植物园看菊花,往年菊花都是在温室附近展览的,但那天上午我们去的时候没有看到菊花,问了一下卖东西的人,她也说不清楚,于是我就决定带菁菁先去曹雪芹故居,结果去了那里发现因为是周一所以不开门,只好继续往里面走,临时决定去卧佛寺看看吧。
穿过智光重朗的牌坊,就看到红墙和黄绿琉璃瓦搭建的高大牌楼,上书“同参密藏”四个大字,后面写的是“具足精严”,据说这是乾隆御笔亲题。记得初中写作文时我还写到过,所以这八个字我印象很深刻。往里走看到放生池里有不少红色的金鱼和小乌龟。依次参观了天王殿、三世佛殿,最后来到卧佛殿,看到侧卧的铜佛,小时候看到卧佛感觉巨大,现在再次站在佛前,怎么觉得卧佛变小了似的,看了一下殿前的牌子,上面介绍了卧佛身长5.2米,用铜25000公斤、铸佛用工7000人。这尊卧佛是国内最大的铜铸卧佛。铜佛作睡卧式,头西面南侧身躺在一座榻上,左手平放在腿上,右手弯曲托首头部。据说这是释迦牟尼的纪念像。旁边站着12尊小佛像,是他的12个弟子。他们的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像。殿的正面墙上挂一块“得大自在”的横匾,意思是得到人生真义也就得到最大自由。殿门上方亦有横匾,书有“性月恒明”,意为佛性如月亮,明亮兴辉永照。
出了卧佛寺,沿着栈道走入山林中,游人不多,樱桃沟就显得更加幽静了,我在碎石间寻找流动的溪流,走了一段之后,才算看到细细的水流在乱石间流动,年少时来樱桃沟,没有栈道可走,就是在乱石见穿行,随着溪水的走向循着源头一路寻觅。而今再次走在樱桃沟的碎石旁,童年秋游的往事一下子就涌上心头,那时背着绿色的挎包,里面装着爸爸从北外食堂给买的丰收牌圆面包或者是义利果料面包,水壶里装着的也是食堂买回的甜豆浆,如果妈妈能给我两毛钱作为零花钱,那简直是太奢侈的事情了,因为一毛五能买一大瓶北冰洋的汽水,五分钱则可以买一根滋味浓浓的巧克力冰棍。所以我们常常会盼望春游和秋游,这样就可以带很多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比如面包和香肠,还能喝到北冰洋的汽水,橘子味的,汽特足。
跟着指示牌,我们一直走,栈道到了尽头,却没有看到水的源头,只是路边的一块大长石头上刻着水源头的字样,而断断续续跑着的溪流到此也不见了。印象中,年少时我们每次去樱桃沟,快到水源头那里,先会听到哗哗的水声,然后就会看到一堆大石头错落在一起,石头下面有一股清泉汩汩地涌出,我和同学们就都凑过去用水壶或者汽水瓶去接泉水,喝上一口,好清凉的感觉,其实那滋味远不如北冰洋汽水喝着过瘾。然后大家就会在老师的招呼下往回走,快乐的秋游由此进入了尾声。如今没有接到泉水喝,实在是有些遗憾,当然也在预料之中。既然没有喝到泉水,回去的路上我们路过一个卖食品的小店,就坐下来喝了杯热奶茶。
智光重朗牌坊
卧佛殿的正面墙上挂一块“得大自在”的横匾,意思是得到人生真义也就得到最大自由。殿门上方亦有横匾,书有“性月恒明”,意为佛性如月亮,明亮兴辉永照。
香炉
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