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堤春晓之一

标签:
西堤春晓颐和园365西堤 |
分类: 旅行散记 |
去年春天两次去颐和园拍摄,一次是为了拍冰雪腊梅花,一次是为了拍谐趣园的柳,乐寿堂的玉兰,还有后山上的梨花,杏花。这次仍旧是一早出发,不过改变游览颐和园的路线,从北宫门进入,往如意门方向走,然后进入西堤景区,准备依照曾老师推荐的路线和拍摄的主题,去感受一下西堤早春的景象。
我到达北宫门时刚好7点一刻,到西堤后,也就是7点半多一点。因为清明节假期已经结束,加上来的早,所以西堤这条路上游人不是特别多。先在豳风桥拍了一下逆光的剪影。然后前往秀美的玉带桥,一路上可以看到不少杏花山桃花都开放了,粉白一片,柳丝嫩绿,虽然还不茂盛,但在风中摇曳着别有一番滋味。透过繁花的枝条,远眺对面的佛香阁,薄雾笼罩的山林和殿宇,更觉得有几分神秘的感觉了。
漫步西堤,走在粉白满树的春花间,偶有花香扑鼻而来,这淡淡的清香,与淡淡的春色,交融在一起,让人仿佛走入了一幅刚刚涂了色彩的水粉画,清新自然,心旷神怡。又恍若徐徐地饮下一杯芳菲的茉莉花茶,细细品味着早春的味道,春意丝丝缕缕地充盈于心。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唤醒了西堤的早晨,春风再次牵动了心里那根柔弦,这湖,这塔,这桥,这柳,这鸟语花香,让西堤的春天更加令人迷醉、流连。
豳风桥
界湖桥位于昆明湖和后湖的转折处。在清漪园时代,这座桥叫柳桥,而现在西堤南端的柳桥则称为界湖桥,重建颐和园时这两座桥的名称互易了

挑花傍水开。

玉带桥是颐和园最著名的桥,桥拱高而薄,形若玉带,弧形的线条十分流畅。半圆的桥洞与水中的倒影,构成一轮透明的圆月,四周桥栏望柱倒影参差,在绸缎般的水面上浮动荡漾,景象十分动人。

玉带桥为清乾隆时建造,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洁白的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飞翔的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显示了雕刻工匠们的艺术才能。现在,桥头还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题:东面是:螺黛—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

透过花影看佛香阁。

春到颐和园
数朵幽芳换新妆
照影临波几度春
人在画中游
嫩柳新碧。
镜桥:唐朝诗人李白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这就是镜桥名称的来源。桥上有一座八角重檐的桥亭。
粉白柔香春似海,惟愿醉于此花间。
行到粉霞影里看,春来无处不芳菲。
想坐在花下读诗
远近虚实皆入画。
蓝水微涟
颐和园的春天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
花中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