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2011-05-13 08:21:58)
标签:

山西

特色

美食

刀削面

栲栳栳

不烂子

碗秃

旅游

分类: 旅行散记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出去旅游除了欣赏名胜风景,了解典故传说,自然少不了要好好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说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而提起山西的面食,大家首先就会想到的是刀削面了。山西的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这次山西执行还真是吃了几次刀削面,那刀削面给人的感觉确实是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只是卤做得一般,不太香。后来吃过一次鸡蛋炒的刀削面,还挺有特色,大约油放得多,所以炒出来的面就很有滋味。可惜当时没有拍下照片来。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栲栳栳也是山西的名小吃之一,它的制作方法是把和好的莜面擀成几乎透明的薄面片,用食中二指一个挨一个地卷起来放进蒸笼蒸熟。我们吃的这种叫土豆片炒栲栳栳,土豆被油炸过之后,加入胡萝卜丝,与蒸号得栲栳栳炒在一起,味道超好。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在临汾的那天晚上我们去了一家叫“老田饸饹面馆”,吃了一些特色炒菜和饸饹面。饸饹是山西民间常做的一种家常面。也叫河捞,做法简单,先把和好的面放入特制的饸饹床(当地人叫捺把子)内,反复泵压手柄,器具压迫使面条从饸饹床下方的许多小孔压出,待压到一定长度后用刀或薄铁片把面条截断,下进锅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或打卤食用。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饸饹床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饸饹面,很筋斗,好吃!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这鱼的名字我不知道,炸得很酥,我就给它命名为酥鱼。呵呵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把南瓜红薯山药土豆加排骨炖一起,还真好吃,主要喜欢吃里面面呼呼的南瓜、红薯。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过油肉据说是山西的一个有名的菜。其实就是炒肉片。除了肉片之外,还加入了木耳、蒜苗、洋葱。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山西的灌肠和北京的炸灌肠完全不一样。这灌肠是用荞麦面做的。荞面灌肠是山西的一种小吃,制作方法是将荞面,白面放入盆内加入盐、白矾、水和硬搅软,顺着一个方向边加水,边搅动成稀糊状,用手抓起看似一条线即可。然后再将4寸小碟洗净,依次刷上油摆入笼内,将稀糊舀入碟的三分之二,盖盖进行蒸熟下笼晾凉,取下切条或者块。最后把切好的灌肠与菜煸炒,也可和黄瓜、豆芽什么的,加入调料凉拌食用。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碗秃是在平遥古城吃到的,据说是平遥名小吃。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时就觉得很好奇,朋友吃了说好吃,于是晚饭点餐时,特意要了个炒碗秃。我一吃吃的感觉有些像炒河粉,滑溜溜的,口感不错哦。碗秃是腕托的谐音。它的制作方法是把荞麦加水和盐放碗中调成面浆,然后蒸半小时左右,吃的时候把蒸好的腕托弄出来,切片,可以凉拌也可以炒着吃。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凉拌的碗秃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加了肉和菜的炒碗秃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山西的猫耳朵太好吃了,大约是面好的缘故,还有就是猫耳朵做得小小的,吃起来滑溜溜的,口感真好。在北京也吃过炒猫耳朵,但都是很大的那种,还有些厚,显得不够精细。不如山西的好吃。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这是在黄河壶口瀑布的一个饭店里吃到的槐花不烂子。不烂子本名是拌子,用山西方言一说,把拌字拆成不和烂两个音来读,所以谐音为不烂子。它的做法是用槐花同面、盐和在一起,上屉蒸熟,再用油炒一下。浇上辅料就可以吃了。因为我不喜欢那个辣的调料,所以直接吃的不烂子,感觉味道一般。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此外在平遥古城转的时候,还吃了一些小吃。

石头放在锅里面烙的鸡蛋饼。圆圆的薄薄的。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香草肉,没有吃,不知道味道如何,平遥步行街上到处都有卖的,因为当时不饿,所以没有品尝。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玉米面和鸡蛋做的饼,有点微甜,刚出炉的最好吃了。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豆腐脑不错。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山药丸子是在平遥一家店里面吃的,那碗里是西红柿做的卤,丸子要沾这个吃,那卤太酸了点,所以吃起来不太好吃。但是用山药擦丝做的丸子还是第一次吃。

山西之行品尝到的美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落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