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2010-12-10 09:39:11)
标签:

西溪湿地

寻幽

洪荆源访古

旅游

分类: 旅行散记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走出洪家宗祠,在它的后面有一片仿古的民居建筑,叫“荆源访古”。虽然是正在修建中,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近30幢古老的民居。这些民居汇集了浙、皖、赣等地典型的建筑,富于地方特色和古老的文化底蕴。

   “荆源”是乡间路名,“访古”就是追寻原生态的西溪。古史记载:“西溪土田肥厚,民风淳朴,男耕女织,不尚奢华,有粟里之风。”所以有诗句写道:“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气候舒适,民风淳朴,自然生活起来也就如同世外桃源一般,何必要去为谋取功名,升官发财而烦恼呢,这样的生活就是神仙也会羡慕的。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据牌子上介绍说,这里将建50幢明清江南古建筑,不过50幢民居中,除了4幢计划作为古建筑室内展示馆以外,其余46幢都将计划引入文化艺术类项目为主的经营、体验使用。届时,游客可以住进老宅,体验中国古代的生活起居方式。倘若真可以如此,体验一下当年先人们的生活也怪有意思的。

    看惯了北方的建筑,特别是老北京的胡同,还有高大的围墙,再来欣赏南方的民居,感觉差异很大,内心就充满了新奇感,那些雕梁画柱,工艺非常精湛,人物、动物、花草等形象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虽然我对建筑一窍不通,但这样多富于特色的民居呈现在眼前,还是让我徜徉其间,流连忘返。幻想着如果哪个宅院能占为己有,那该多美啊!这白日梦做得有点不靠谱。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网上看到这段文字写的挺不错:整个徽州民居的特色可以概括为“粉墙黛瓦”、“五岳朝天”、“四水归堂”。徽州民居在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黑白分明,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

   在内部装饰上,力求精美,屋内梁栋檩板无不描金绘彩,尤其是充分运用了木、砖、石雕艺术,在斗拱飞枪、窗棂扇、门罩屋翎、花门栏杆、神位龛座上,精雕细缕,别具一格,成颇具地方特色的徽派建筑风格。雕刻的内容有日月云涛、山水楼台等景物,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画面,传说故事、神话历史等戏文,还有耕织渔樵、仕学孝悌等民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活生生一部明清风情长卷,给文化底蕴浓厚的徽派民居增添了点睛之笔。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浙江民居多利用山坡河畔而建,既适应复杂的自然地形,节约耕地,又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根据气候特点和生产、生活的需要,普遍采用合院、敞厅、天井、通廊等形式,使内外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构成开敞通透的布局。在形体上合理运用材料、结构以及一些艺术加工手法,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西溪湿地寻幽[3]荆源访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