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塞俄比亚:小驴识途,马车为“的”
作者:3xyz
在千禧年临近时,埃塞首都的广场上也竖起大型的广告牌,表达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波音787飞机也即将飞临亚的斯亚贝巴。大街上、购物中心里人群熙熙攘攘,应该也是在准备年货。



在偏远的小城市和农村,人们的采购活动也在进行。但收入的差距和商业设施的缺乏,更多地是在路边小集市中采购。


农村没有自来水系统,为保证饮水安全,政府在各个小镇上建立了集中取水点。人们赶着驴去集中取水点,用我们二十年前使用的方形塑料桶排队灌水,然后让驴驮回家。这些驴知道家在哪里,不用牵也不用赶。驴在前面走,主人跟在后面。


放牧的牛群、羊群也会自己回家。由于这些牲畜走惯了原来的泥土路,当这里修好了高等级的柏油路,这些牛群、驴队也大摇大摆地走在路中间。好在这里刚通车,只有几量长途中巴经过,遇到牛群、驴队只能等待牠们通过。

一匹马拉的车可以运送人们远距离去采购东西,马车上还挂着运营牌照,我们称其为“马的”。常常可以看见年纪大的老人,两三个人乘坐一辆“马的”,抱着新买的食物,脸上洋溢着准备过年的幸福笑容。

到了9月10日傍晚时分(应该吃年夜饭前吧),还可见新修的路上,形影孤零的年轻人在行走。相邻的村子大约有20-30公里,这些人没有赶上长途中巴、没有自行车、也没有赶上“马的”,但他们手里大多提了些水果,回家过新年。不知道是否是这样长距离行走,锻炼了埃塞人的体能,使得埃塞和肯尼亚成为马拉松运动的强国。现在世界田联公布的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是埃塞人格布雷西拉西耶2008年创造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