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的魅力

标签:
评书的魅力杂谈 |
分类: 如水心情 |
读小学和中学的阶段,电视节目不是特别丰富。所以听收音机的小说连续广播是我最喜欢的一件事,特别是评书连播。通常是在中午或者晚上听半个小时的评书,感觉特别过瘾。“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个经典的评书结束语总让人在听得特别关键之处一收,真是急也急不得,恼也恼不得,只能明天继续期待了。
印象中记忆深刻的是刘兰芳说的《岳飞全传》,几乎是从头到尾一次不落地听下来。“哥哥兄弟们哪,快跑吧,岳飞来了。”至今还记得她讲这句话时的那个语气、腔调。还有她绘声绘色地学马蹄声,学兵器舞动起来的声音。真是太有意思了!上周末经济台刚好采访刘兰芳,她现场还表演了一小段,一招一式相当娴熟和专业,她回忆当年在先生的帮助下日夜手抄岳飞传,编写评书脚本的经历,让我了解到精彩表演的背后他们曾经付出那么多心血和汗水。评书播出后,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的人都痴迷于这个节目,刘兰芳一下子成了名人。辛苦的耕耘终于换来成功的硕果!这个电视节目又唤起了我学生时代诸多难忘的记忆。
最近几周,每天早上送文文上学的路上,我们一改听音乐的习惯,开始听6:00开播的评书连播《两辽王》,不知道是谁播讲的。讲的是唐朝名将薛仁贵被人陷害,身陷囹圄,后来又如何义释仇人举兵西进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环环相扣,所以成为了我和儿子每天早上上车后都惦记听的节目。可见评书还是很有魅力的,不光是我,连文文也喜欢坚持听下去。
昨晚,随便选台看节目,无意中看到非常夫妻栏目,英达正采访“麻辣老师"纪连海,原来是教师节特别节目。这个其貌不扬的纪老师是师大二附中教历史课的,他讲课方式很独特,用讲评书的方式来教学历史,深受学生喜爱。他曾经在百家讲坛也讲过六位清朝的名臣。又说到了评书,怎么这样巧!用评书讲历史课,太有创意了,设若每个中学的老师都有此本事,那学生一定喜欢学历史了。
现在听评书比较多的大概就是老年人和出租车司机了,我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电影、电视、网络中的节目五彩纷呈,让人早已目不暇接,再加上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很难有固定的时间天天坚持听下去。我也是这段时间偶然听到《两辽王》的段子,又刚好是送孩子上学的时间段,所以才坚持听完了,觉得这一古老的艺术还是有其特有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