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照片.话变迁

(2009-08-18 16:55:17)
标签:

话变迁

文化

分类: 如水心情

儿子长大了,长高了,比我都高出了半头。昨晚他拿出一份作业单子,指着其中的一项说:看看这个《口述历史》征文,说说共和国六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吧。

“这还不简单,可说的内容太多了。”我打开电脑中一个photo的文件夹,然后点开老照片,第一张就是我和弟弟儿时的黑白照片。“就从这里说起吧。”
老照片.话变迁
我们的童年是在70时代,穿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做的,织的。为什么?因为家里收入少啊!姐姐的衣服穿旧了,不能扔,再传给弟弟穿。我手里的那个塑料娃娃就是我为数不多的玩具之一。此外还有一小盒木头彩色积木,陪我渡过许多童年的岁月。哪里像你们90年代的孩子,衣服、玩具多的柜子放不下。想想你的玩具吧,高科技的,国内国外的,光玩具车你就有多少辆?数不过来吧?还有乐高玩具,大大小小的,每年都得买几盒,最高级的是那个可以用电脑编程序的乐高机器人吧?可以完全操控它的行为,科技含量有多高啊!不过我们的户外活动可比你们多,跳皮筋,投沙包,八字攻城,骑马大战。成天在外面疯跑。

 

为什么不看电视?没有啊。我上小学4年级家里面才有电视,电视就一两个台,没有什么节目。看国产动画片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比如大闹天宫、神笔马良、没头脑和不高兴、渔童都挺有意思的。后来有了日本的动画片,像铁臂阿童木、花仙子什么的,我好像看的时候都上初中了。

 

那时候倒是有电影,露天的,在北外的大操场,挂个大屏幕,我们要早早地搬着小凳子去占座,有正面和反面之分,不早占座就抢不到正面,在反面看的人动作都是反着的。新电影还要跑片子,就是几个单位轮流播放。那时候电影可不像现在那么多大片,很多都是革命京剧样板戏。我记得有一次,你外婆为了去看一个朝鲜的电影《木兰花》,生生在民族大学的操场等了几个小时,看完电影走回家已经天亮了,多不容易啊。

看看我们的艺术照,那时候能去照相馆照一张这样的照片也不容易啊,照相机是立式的,很笨重,摄影师躲在一个如同柜子一样的架子后面,照相机用布蒙着,摄影师总是从一侧探出头来,用个玩具来逗我们笑,然后捕捉精彩的一瞬间,迅速捏一个球状的快门,这样就照好了。你们现在从满月开始,到各个时期都可以照无数次艺术照。不仅是彩色的,还是有专人设计,不同组合套系,还提供各种服装,中式的西式的,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只要孩子愿意,家长都乐意花钱。照相机都是数码的了,可以拍n多张随便挑选,做24存大相框,制作成精美的相册,想怎么美都行,多令人羡慕啊!
老照片.话变迁

老照片.话变迁
可以比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才说了衣服,玩具和艺术照、电影电视,时间才相隔不到30年,如果和爷爷奶奶他们的童年比较一下,估计变化就更加巨大了。新中国的60年轨迹从我们身边的变化确实不难发现,真是翻天覆地,今非昔比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聚会避风塘
后一篇:K歌北外宾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