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七九八印象一文化 |
分类: 旅行散记 |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8/0317/1205745022.jpg
798印象1
一切与文化艺术、时尚前卫相关的地方都是很吸引人眼球的,当然我也不例外,很早就听说过798这个地方,一直想去那里看看,却总未成行。终于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周末得以成行,实在有点意外的惊喜。
走八达岭高速然后往京顺路方向开,在前往大山子九仙桥的方向向东拐,车子跟随着GPS的引领,我们找到798的位置。它隐藏在一片楼群中,门口有个红色的798字样,并不显得很醒目,一直往里开,依稀看到了破旧的厂房,路边正挖沟,加上游人的往来,立时本来狭窄的路显得更加狭窄,我们费尽心思找停车场,但到处是车满为患,路边一些特别的雕塑已经让我眼睛不够使了,咖啡店里坐着悠闲的人们,让人感觉这时候车子成了累赘。快开到头了,才终于发现一个展室的门口有个空位,似乎不应该停在人家的门口,但是所有可以停车的地方都没有车位,而且这个地方好像也是刚有车离开才空了出来的。看来798真名不虚传啊,来参观的人实在太多了。
我们泊车的位置对面有一个粉色的门,门的右上角和左小角被画上几朵盛开的牡丹花,色彩非常艳丽,与旁边灰色的墙和上面的一层的砖墙形成鲜明对比,大概就是为了达到引入注目的效果吧,实在很有意思。
我们先去了一个叫夜行的展室,先参观了两个叫“不”的雕塑,那是两张巨大黑色的、扭曲着的脸,看起来怪怪的感觉。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8/0317/1205744796.jpg
往里面走是一些色彩绚丽的画,其中有一幅画画的是很多米老鼠和中国的石狮子簇拥在一起,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低头去寻找画的名字时,发现在名字处只是写了一个日期。或许是作者不想给画起名字,任由观者思考?还是另有缘由?旁边的几幅画也没有名字,只留下个日期。其中一个画的内容只有小baby、丹顶鹤,还有几辆红色救火车。另外两幅画挂在一起画的都是大卫和闪闪的红星,石狮子、米老鼠。估计是一个作者的作品,用很浓重的红色渲染,然后把不相关的事物放在一个画面中,给人怪诞的感觉。这个展室还有两幅画并排挂的画和之前看的画形成鲜明对比,全部是黑色的底,上面就像用白色的粉笔画在黑板上的效果,笔法故意显得拙劣,模仿小孩子画的漫画,旁边还写着歪歪扭扭的文字。画的名字为“荒诞”。转过去看到的几副画,画的都是骷髅,背景很虚无混乱,实在看不明白。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8/0317/1205744674.jpg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8/0317/1205744679.jpg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8/0317/1205744696.jpg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8/0317/1205744687.jpg
走进旁边的展厅,东边墙上的画也很特别,所有的主角都画的是一个只有一只眼睛的男孩子,名字起的也很有意思:“沁园春”、“东风破”,几张作品看起来很类似,不明白作者的意图。这些画整个画面感觉很压抑,如若注视一会甚至会感到有点恐怖。
向左转,这边的画也很有个性,第一幅是一个张开的嘴,颈部下方有一只写实的知了,画名是嘴。第二幅画的是一只手,食指竖起来,背景是蓝天白云树林和海,起名为“指”,第三幅画的是一只右眼,目光很空洞,眼睛下方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蟋蟀。画的名字依然很简单――“眼”。画家大概都是思想家吧?画的作品得让人慢慢去琢磨,才能品出它的味道来。
又看了一些有关春游的作品,我们就走出去,沿着街道向东走,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我看到坐在藤椅上喝咖啡的人们,有点羡慕他们可以有时间这样悠闲坐在咖啡店里,品着咖啡谈着天,我则惦记着参观完后回去要做的晚餐和堆积如小山般高待洗的衣服们。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8/0317/1205744781.jpg
不能让家务琐事破坏我出来玩的好心情,我端起相机捕捉可以入镜的风景,修路的土沟和盖楼的脚手架,以及破旧的厂房中间独辟出的艺术空间交融在一起,现代的文明与破旧的传统交织在一起,一种别样的感觉浮于心头。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8/0317/1205744859.jpg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8/0317/1205744558.jpg
路口处我们进入一个名为“王鲁炎
整体的背面”的展览,进去后发现高大的厂房四周都是连续重复的图案,中间的地面隆起来成一个有一些坡度的小丘,站在小坡上看四周,都是类似的大圆齿轮状图案,艺术家想告诉人们什么?诺大的空间就是这样连续环绕的大齿轮,齿轮背后有什么含义?费解。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8/0317/1205744571.jpg
路东入口处,有一排排的路标,上面印有各个展室或者工作室的名字和个性化logo。放在一起看得我眼花缭乱,但心里面莫明的兴奋,原来有那么多好地方在等着我们前往。“这些地方我都要去看一看!”我回头对先生说,他很平静地看着我,顺从地说:“可以啊,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走进原色生活,里面展示的多是陶瓷制成的人物,人物的造型很夸张,看后让人发笑,不过那些形象很有特色,让人物显得妙趣横生。可惜这里不让拍照,有点遗憾。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8/0317/12057446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