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上学时所学的专业和后来工作的关系,我直接、间接地观摩和辅导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公开课,在不同的公开课中,我获到很多不同的感受,真可说是酸甜苦辣无其不有,所以很想节选一些记忆的片断与大家分享。
上学的时候我曾定期去一所小学见实习,常听一些公开课,那时我第一次知道重要的公开课不是随便什么老师都可以上的,一定是学校推选的优秀教师才可以担当的重任。那时我实习的班级那个指导老师刚好是学校一个中年骨干教师,我平时听过她讲课,感觉她的确是个很有经验的语文老师,课上的很生动,很受学生的欢迎。后来有一次这个老师给我们全学校的老师和实习的学生(大概有100多人)上2节公开展示课,至今我还记得那天讲的是“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上第一节课时,我忽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要老师提任何的问题,全班的每个同学就都会把手高高举起,这是我平时听课时从未遇到的情况。在课间休息的时候,那个班的学习委员跑到我身边和我聊天,我无意中问她上节课怎么没见她发言,她毕竟是孩子,就很诚实地说:“上节课没有我回答的问题,老师安排第二节上课的第一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一切是安排好的,公开课是可以准备好再上的。
当我真正走上讲台时,一次我也要做学校的公开课,当时还很紧张,毕竟是在学校初次亮相,于是想一定要做的好一些,所以忙去找我的组长,我的教研组长是个40多岁的男老师,那时他是我的师傅,自然为我的事情非常尽责,做课前帮我备课,出谋划策一番,还为我设计一些能出彩的点子,比如去实拍一些录象片段,然后亲自去带我拍了好几个录象片,又听了我的几次试讲,进行多次指导。做课那天我用的是那个年级比较出色的一个班,虽然在别的班练了3次,但我初次在全学校老师、领导面前上课,仍不免有点紧张,满脑子是教案的每个步骤和各种电教设备的操作流程,还好学生配合的还算默契,毕竟是17、8岁的学生,很理解老师的苦衷。记得当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们都有点紧张,不知道回答什么好,我正有些担心时,一个平时学习不太好、对我很有好感女生,为了我不至于冷场,竟举起手来,她虽然答得一点不沾边,但她的做法带动了其他同学,他们纷纷举起手来,当时我真的是很感动。
等到我成为了一名教研员便经常和公开课打交道。刚进教研室的时候,有一次是全区评优课的颁奖大会上,我们特别请来几个北京很有名的特级教师做公开课,那节第二实验小学的李烈老师的数学课,令人听了感觉是那么自然,一点也不做作,真是水到渠成。学生不是她本校的,事前又毫无准备,这才是见功力的课呢。另一位特级老师上的语文课也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讲的课文是“赤壁之战”,他的教学习惯很特别,就是不管什么问题,学生一律不必举手,只要会回答就不用等老师点名,都可以站起来发言,这样有时候是一个同学回答问题,有时是好几个同学站起来抢答,还可能是全体学生站起来齐答,那场面也真是壮观。在当时那年月也算是特色吧。第一次近距离听特级教师讲课,总体感觉是特级老师的确是很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与平时普通的老师相比,课上的游刃有余,不同凡响。于是从心底里深感佩服,那时真的感觉听他们的课实在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后来时间久了,经常有机会去听特级教师的课,发现不少特级教师如同歌星影星一样,都有那么一两节保留课目,一本老经念来念去,听久了也有腻烦的感觉了。
记得第一次独自辅导年轻教师做公开课时,我真是一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幸好有个老教师是这学科的中坚力量,忙打电话联络,她很爽快地答应,并非常热心地来帮忙指导,她教给我不少其中的制胜妙法,她告诉我说,首先选哪个老师来做课是特别重要的。她要我一定先挑个长得比较出色,年龄在23-25左右,有灵气的年轻教师来作课。这样能给评委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当时我不免疑惑:作课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长的要像明星呢?那些特级教师好象是俊男美女的很少啊?后来才慢慢体会到其中的奥妙。老教师又指导我说:然后呢,要看这个老师所在的学校,一定要是个有名气的学校,她的校领导能力也比较强的。这样指导起课来我们就不会太费劲,而这个小老师呢,又有很多班可以试讲,非常方便。果然准备那次评优课时,那个老教师给我挑了一所名校24岁的年轻女教师,我一见她的确感觉很不错,她有着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高挑的个子,着装得体,很时尚而又不失稳重,显得很有现代教师的气质。第一次听她试讲,我感觉课讲的实在很一般,但老教师告诉我说,别着急,好好导演一下,多练几遍就没有问题了。当时我因没有多少经验,心中暗暗有些担心。但后来的结果果然验证了老教师的话,那个小老师经过10多次试讲后,果然在市级评优课上一鸣惊人,夺得了比赛的一等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