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银月清晖
银月清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6,072
  • 关注人气:1,7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淮杂感 

(2007-03-30 10:19:13)
标签:

秦淮河

分类: 旅行散记

http://photo3.yupoo.com/20060222/20060222153701_1747059071_m.jpg

去南京出差,办完参加会议的手续后,和朋友一起去看秦淮河。到夫子庙的时候已是下午5点,感觉饥肠辘辘,但似乎全是卖服装的小店,并不见卖小吃的店。一连问了好几个人,原来吃饭的地方都在里面呢。

选了一家叫老正兴的店,看到鸭血粉丝汤的名字,因为刚才在好几家店里都见有此汤,便决定买一碗这地方的特色尝尝。很好奇这汤是如何制作的,于是特别凑到近前去看,只见服务员娴熟地把粉丝放在一个竹编的小篓里,又放在滚烫的煮着鸭血的浓汤里,晃动了几下,那米粉很快就软了,变成了透明色,再盛入事先已放好熟鸭肝鸭肠的碗中,最后加入香菜,浓汤即可。南京的天气并不很热,到了傍晚有些凉意,再加上我们腹中饥饿,所以这时候喝上一碗热汤真是一种特别的享受了。汤的味道实在很鲜美,鸭肝鸭血很嫩,米粉吃到嘴里滑滑的还有些嚼头,难怪大大小小的店里都有这道汤呢,看来的确是这里的特色了。我们还买了小笼蒸包、虾仁蒸饺,但同这汤比起来,都逊色不少。填饱了肚子,身体里有了热量,我们决定去秦淮河看看。

来南京前就从网上找来朱自清和俞平伯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位大家虽是同游,但写出文章却各有各的文风和精妙之语,读后都颇为欣赏,所以极想去看看秦淮河是否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六朝的旧事随波而去,在暮霭与微波里,夜的风华令人沉醉,间歇的桨声带人入梦,歌声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袅娜于耳边,牵惹着心绪中最柔软的部分。可是他们是1923年去的那里,如今时过境迁,现代化的文明是否早已将秦淮河变得面目全非了呢?

带着种种好奇与疑惑,我们走近了秦淮河,高耸的牌楼下,人流如织,临河的石柱边也站了不少的游人,游船码头边停泊着不少游船和电瓶船,这时候天还没有黑,所以出游的船不是很多。走上挂满红灯的文汇桥上,可以看清楚秦淮河的全貌,河水不是很宽,两岸有古朴的带有徽州风格的民居,乌瓦白墙,很象我去乌镇看到的景象,只是这里却多了些城市的喧嚣。或许秦淮河离城市太近的缘故,又可能是来游览的人过于繁杂,总之站在桥上,透过密密的红灯,我总感觉这建筑,这河水都被现代的商业气息包围了,让我无法感受到它历史的原貌,以及柔媚的风韵。一扭头,看到“乌衣巷”的字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哪里还有什么野草花啊?透过乌衣巷的门,我看到却是美食小吃店的招牌,走过去时,往右边一拐,便是王谢的故居了。竟与小吃点成了对门,真煞风景。那诗句是否可以改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对门美食家。”

或许夜晚华灯亮了,才可体验秦淮河的美好吧,自我安慰着,期盼夜幕早些降临,把嘈杂的人声与小贩的叫卖声,把世俗的污浊都掩盖去,还给人们以静谧,深思,怀想,在桨声与柔波里寻找往昔的旧梦。

我们在夫子庙的各个服装小店闲逛了一圈,看到不少店的霓虹灯都已经亮了,这时候又感觉身上的风衣有点抵不住夜晚风凉,于是向码头走去。

天仍不是很黑,码头对面照壁上的双龙灯已经亮起来,金光闪烁,倒映在水波里,让秦淮河多了些繁华迷人的光彩,石桥上密密悬挂的红灯也全部点亮了,在晚风中晃动起来给人些许遐想。,

买了票坐在船上,船夫说至少有5人上船才可启动。现在空空的船上只有我们两个,两排黄色的座位,可坐20人左右。这时候尽管风还是很凉,但坐在船上的我却以为寻到了一隅的清静,可以逃离白日人群的繁杂喧闹,所以心中有种莫名的兴奋。似乎这样就和秦淮河更接近了一些,我打开数码相机寻找可以入镜的风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我在努力去寻找这样恬静美好的氛围。灯光波影里,或红、或黄、或绿、或兰的色彩交织着,耳际里又传来优美悠扬的古乐,这就是夜色笼罩下的秦淮河,六朝脂粉凝就了它曾经的沧桑,古今才子的风流余韵见证了它往昔的辉煌。

等了许久,人快冻僵了,天已完全黑下来,河两岸的民居、楼榭、茶楼墙边的彩灯也都亮了起来,这些七彩的灯火照得黯黯的河水都变成光亮的了。似乎再现出昔日的繁华,笙歌彻夜的秦淮河,可曾泛着歌女油脂的暗香,带着浅笑与怨艾,撩拨人心底的想象与渴慕。船终于离了岸,发动机代替了摇橹,导游小姐的播音器这时也不甘寂寞地响起来,破坏了我想在宁静中细品秦淮河风韵的奢望。小姐公式化地讲解着,船的行驶速度也出奇的快,不一会儿就在文德桥掉了头折向媚香楼了,10多分钟的船程让我根本无法来的及把沿岸的风光看仔细就结束了,心头的遗憾真不知如何描述。一时就想起去年的乌镇、西塘之游,那份畅快惬意之感与这里浓重的商业味道相比,实乃天壤之别!

坐在出租车上的时候,路上竟看到清朗朗的一轮圆月,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整齐排列,此时尚未长出枝叶,所以全高举了枝杆,如同守卫的将士一般,在黑夜里静默地,陪伴着高而远的明月。朱自清曾是在秦淮河的船上观中秋的圆月,灯影月光笼罩在水面上,月是缠绵的,灯是渺渺的,令他产生无限遐想,而我竟是在出租车上与圆月不期然的相遇了,冷冷的、黑漆漆的夜幕,月的清晖定也是那般的清冷了吧?

一天的奔波、游览,让我们实在有些疲乏,冲个热水澡,钻进被子里,身子有了暖的感觉,希望今晚可以睡个好觉。

2005.3.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玉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