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有一所学校很出名,它的创办人是毕姆小姐,学校的一般的课程与其他学校相比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其中有一种活动却是非常有特色的,那就是每个学期中学校的每个孩子都要过一个盲日,一个瘸日,一个哑日,一个残疾日。比如在瘸日,某个孩子就会被绑上腿,拄着拐生活一日。在哑日,一个孩子要扮演聋哑人,就必须一天不能说话。孩子们感觉最痛苦的是盲日,他们的眼睛需在前一天晚上就被绷带扎好,第二天他们就什么也看不见,需要别人帮助做事情,其他的同学会被分派去引领这个“盲人”。在这一天里被帮助者和帮助者双方都会从亲身体验中得到很多收获。这种角色换位的实践活动给孩子带来特别的真实感受,充当盲人的孩子既深深感受到失去光明的痛苦滋味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便,同时也了解到残疾人需要怎么样的帮助,由此使孩子们增强了同情心,能够主动地关注别人,热心地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些活动也充分地体现了毕姆小姐办学的主旨,即不是单纯地把大道理灌输给孩子,而是教他们如何懂事,教授人情事理与公民知识。我想她的做法不就是很好的养成教育的方式吗?采用如此实实在在的教育方式,比无数苦口婆心的说教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