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品茶是很高雅又很有品味的事情,还包涵着浓郁的文化意蕴。但我对于品茶虽向往已久,却知之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生性比较懒惰,觉得冲洗茶具,沏泡茶叶,很繁琐辛苦,其二,是无法享受茶的苦涩;其三,是一般没有时间。所以常常是一杯矿泉水解决干渴的问题。
那日忙里偷闲去秋子姐姐家和朋友小坐,见她家靠墙摆个不大的正方形茶几,上面放着一套考究的茶具,包括两个紫砂壶和六个小巧玲珑的茶杯,姐姐让我们围茶几坐好,说今天一定要让我们尝尝她的好茶,再看看她的茶艺。“先喝什么茶?”姐姐把那几筒茶叶里的茶分别打开给我们看,有铁观音、碧螺春、乌龙等,我说:“我根本不懂,不如姐姐决定好了。”“喝功夫茶,最好是喝乌龙,那我们就先来尝尝铁观音。”姐姐娴熟地把茶纳入壶中,把电热壶的开关打开,如今这电热壶代替了红泥小炉,鹅翎羽扇,确是方便不少。姐姐待水开了,立即冲入壶中,之后盖好盖子,再以滚水淋于壶上。“为什么要这样,真有意思。”我禁不住好奇问道。姐姐告诉我说:“这叫淋罐,将开水浇淋在壶的表面。可以使热气内外夹攻,还能让茶香迅速挥发出来。”稍停片刻,待壶身水份就全干,姐姐就用这第一杯茶浇冲杯子,然后把杯中的茶水倾倒在茶洗里去,再将第二壶茶沏上,斟茶时,姐姐把冲好的这壶茶,倒入另一个有漏网的壶中,这样茶叶就会被过滤开来,不会影响客人品茶。斟茶时,姐姐手拿茶壶自如地巡回于四个杯子之间,此时壶中的茶水正好斟完,再把剩下的余津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这就是“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吧?只见四个杯中茶的量、色基本上均匀相同,我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一股清香沁入心脾,好舒服的感觉啊。一杯茶喝尽了,我疑惑地问:“姐姐如何习来如此上等的功夫?”姐姐一笑:“我这是无师自通。对茶呢,我是真的很喜欢,我还写了一组茶的专集呢。还记得吧?”经她这么一说,忽然就想起她的茶品、茶德、茶趣、茶韵等有关茶文化的系列诗篇。怪不得如此精通呢!姐姐为我们斟上第三杯茶,特别提示说:“这第三杯茶才能品出茶的真正味道。”再喝时果然和前两杯的感觉不同,觉得茶的味道浓郁了很多。
后来姐姐又热情地给我们沏泡了碧螺春和乌龙茶,那一招一式实在是姿态优美,气度不凡。大家边品茶边聊天,茶香满室,气氛融融。难怪人们说品功夫茶时,会到达“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境界,发出“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这样的感叹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