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感而悟 |
杨丽娟追星的那个事儿,本来不想说。但是,就如同医生对疾病敏感一般,我见到奇怪的心理现象,就会不由自主做一番分析。分析的对象,我以为也该包括杨父。原因一个是有其女必有其父,父女俩委实是一个很大的共同体。另外,也是因为杨父已经先于其女一步,做出了最极端的行动,从病理程度上来说,症状已经更加严重,分析应该抓住典型。
大家说他们家有精神病史,其实我倒不认为用一句“有病”就能概述了问题的实质。说到底,精神病和正常人有什么区别呢?很多时候,精神病不是正常人演化的吗?看过一本犯罪学家写的书,谈到一些变态连环杀手,其实是有着正常行为和精神的普通人,虽然导致犯罪是出于特殊的原因。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否认自己也有可能变为杀手的潜在可能。可以说,此刻世界上行走的正常人中,有一小部分就是下一刻的罪犯,这种界限又哪能泾渭分明呢?说到底,人类的行为可能性极大,无论是杀人,还是精神问题,都是各种可能行为中的一种极值而已。而这些可能性,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所以,虽然惊讶于杨家父女行为,我还是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所有人都会有的一些心理和作为,他们只是将其发展到极端并展示于天下而已。从杨父的遗书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叫做“你害了我”的情结。可怜的华仔,在此情结中背上了无数的罪名,在什么都没有做,甚至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杨家父女的作为,展示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整个事件中,他们自己参与的份儿有多大。是谁将偶像纳入生活的?是谁认定梦是上天的启示的?是谁决定放弃工作生活的?是谁决定要坚持一趟趟寻梦之旅的?是谁使一种偶发现象变成了生活的常态的?最后,是谁决定要结束生命来作为一种公告或者说引发注意的方法的?恰好都是他们自己。整个事件里面,华仔即使提供了一种诱发物,需要承担1%的责任,那么还有99%的决定和决定的结果,他们自己才是始作俑者,但是,他们不认为自己需要承担这份责任。换句话说,纠缠过来纠缠过去,就是你华仔要替我承担我的思想和行为的责任。
其实生活里,我们或多或少也会有些这种心态。到了不顺心的环境,我们发现公司不好,上司不好,同事不好。回到家里,丈夫不好,妻子不好。怨政府的现象好像也不少。总之,好久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参与了一份,通常还是最大一份呢!公司不是你选的吗?你不签合同的话谁能勉强你在这里工作吗?上司可能是分派给你的,但是你没法让他满意全部是他指导无方吗?老公没给你别人家里有的东西,你自己又为什么不去挣呢?说到这里,我认为女人为自己负责的意识尤其低。想要过惬意的好生活,又不想努力靠自己奋斗的现象,现在还被描述成一种幸福。这种幸福的结局,常常是虚无的快感,无聊的空虚,无能的恐惧和无益的人生。说到底,一个不愿意为自己负责的人,就无法发展出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而没有这种能力,即便中了头彩一般,被幸福砸到一两次,又怎能保证长期被砸?
追踪不愿或不能为自己负责的能力,应该是源于婴孩时期。那时的我们,一切都靠依赖获得,别人确实左右着我们的一切,我们要靠他们才有判断,才能生存,所以他们也自觉地认为应该为我们负责,而我们也同意这一点。局面看起来就是这样子,直到我们长大成人,发现了自己的决定和行动能力,发现自己也能成为事情的因而不总是果的时候,我们就真正从心理上成熟了。但是这种成熟是同年龄没有任何关系的,多少成年人从未真正为自己负责,甚至像杨父这样68岁还没有断乳,还在用跳海的方式威胁父母(华仔代劳)满足自己的要求,好像他自己除了自残完全没有能力做任何事似的。
为自己负责,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记得在每件自身参与的事情里,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实际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没有自己完全无责任的时候。看过一首基督教的诗,大意是说即使被害者也不是清白无辜的。是啊,即使在极端的被害的情况下,受害人也一部份责任。试想,谁要你深夜走在街头?你为什么没有足够的机智躲避?为什么不锻炼足够的卫能力?你保护自己安全的职责,有没有尽到呢?所以,在我们感到很无辜,想要指斥他人“你害了我”的时候,想一想,自己是个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可以做决定,可以行动,可以离开,可以改变一部分不想要的现实。这样,我们不仅免去了很多无用的,要挟他人赐予我们幸福的无理行为,也能用节省的能量,为自己真正的幸福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