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一族
(2009-12-19 20:53:59)
标签:
乞丐地铁老头杂谈 |
分类: 随笔 |
地铁一族
工作变动,把我变成了地铁一族,每天奔波在地铁中的时间长达两小时。一天只有24小时,地铁生活不能不对我的生活状态发生影响。
首先,我已经学会了好几句英语。“The next station
is...Please get ready for
其次,它造就了我的读书。其实一个人坚持读书是很难的,我发现即使我的工作迫使我必须读书,我很功利地是为了写稿而读书,每天坚持读书达两小时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坐地铁,成就了这个条件。地铁要比公共汽车平稳许多,光线一般也都明亮,与其站着发呆或坐着打盹,不如捧起一本书来。别嫌一次读的页数少,日积月累,近一个月下来,竟然读完了两本书: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和一本写台湾人历史的《我们台湾这些年》。
一般来说,最好有个座位才好看书,但常常不容易得到。不过我已经练就了站在那里不用抓扶手双手翻书的的功夫,当然,能一手搂住一根立柱就更理想了。幸运的是,我常常可以在非高峰时间乘车,坐到座位的几率颇高。
一边坐在座位上看书,一边竖起耳朵听报站,有点分心。所以我发现,如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样的书,是对自己集中精力的能力的极大考验。
所以,选择在地铁里看的书,有趣是第一,轻便好拿为第二。
每当看书看到一个章节完的时候,有时抬头看看周围,发现同样在看书的,十个人里不到一个,即使是坐着的人也是。心里有些感叹,记得出差到日本坐新干线,周围看书的人可要比这里多。当然,新干线里窗明几净,每人都有座位,读书环境不是北京地铁能比得了的。但是,我觉得周围的人似乎是宁肯睡觉也不看书,也许,是工作太累已经看不动书了?
在地铁里另一类几乎每天要遇上的人是乞丐。我常常听到车厢的广播中在播送“乘坐地铁须知”:“……要自觉抵制卖艺乞讨的行为……”但是卖艺乞讨岂是抵制得了的?我见过各种乞丐:一个瞎眼老头被一个老太太牵着一步步在车厢里边唱边前行是最常见的,一般都唱着各种煽情的通俗歌曲。还好现在他们都已经不用电动的扩音喇叭了,你只要低头看书,他们一般也不多纠缠;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也不罕见,这种人在每一个人面前都会停留很长时间,让你分外不好受。
老坐地铁的人告诉我,对这些乞丐他们都把脸看熟了,来来回回总是这几个人,最普通的反应就是不理他们。我一般也采取这种。但是有一天,有一个小孩爬到了我的面前,他的两条腿都是断的,两根木头似的秃肉桩触目惊心地露在外面,他偏偏是用一种满不在乎又是熟稔的语调念道:“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好人一生平安,全家幸福顺利……”我身边的女孩首先开始掏钱,接着就是我。
有一天,有一个老汉上了车。穿得又脏又破,好像还有股子味。上来他就问路,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恐怕也是个乞丐。他旁边的一位中年人很耐心地告诉他,在哪一站哪一站下车,把路线图指给他看,老头说,他不认字,他今年已66岁,却仍然还出来打工。
说着说着,一个乞丐一步步挪过来了,车厢里照例没有人理他。而这个老头却停下话头,从手里捏着的一把肮脏的钞票中捻出了一张,递给了乞丐。
一时间,我觉得很是窘……或者用个现在的流行词吧,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