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捕手》:用心去看的电影
(2008-07-14 14:30:52)
标签:
影评娱乐 |
《心灵捕手》:用心去看的电影
《心灵捕手》,1997年的一部老片子,承蒙上周《南方周末》上有人推荐此片,就寻来去看。此片当年拿过1998年奥斯卡的最佳编剧奖,主演马特·戴蒙竟然是编剧之一,真让我对这位后来出演《谍影重重》的大帅哥刮目相看。
两个小时的片子,看得人心潮起伏。你完全被卷进去。我相信,对于大多数影片而言,你只要用眼睛去看就够了,但是《心灵捕手》不同,你要用心去看。而用心去看的片子,你就再不会有那份置身度外的悠然。
它是在讲一个人的心灵故事。一个名叫威尔的天才,我们可以把他的天赋比作是爱因斯坦第二,别人苦思冥想几年几十年的而不得的难题,他一晚上就能搞定,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对这个行”。这岂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但是,这个天才小子的心境并不那么好受。他似乎是宁肯毁掉这份天赋,或者说,只用这份天赋去伤害别人,来让自己平衡。
你看到数学大师兰博想去拯救他,用了五个心理医生,都不能摆平他,只能被他嘲弄。最后,兰博请出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那位肖恩教授,才真正解开他的心结。刚开始时,你看到,哪里是肖恩在给威尔治疗心理疾病,简直是威尔在戳肖恩的心灵最深的痛处。有一次谈话,两人完全是对视无语,直至时间到。用兰博的话说,“你们是在玩小孩的对瞪游戏吗?”
就在似乎是肖恩的手段都使尽了的时候,就在又一次谈话时,肖恩因为沉默太久而打瞌睡的时候,威尔却开口了。他开始愿意在肖恩面前谈自己。究竟是什么使他改变?
是的,肖恩的有一段谈话很让人感动。他说:“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麽。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与教皇相交莫逆,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肯定未见过吧?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只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再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
威尔拥有无以伦比的智商,但他没有这些亲身的经历,所以这些经历,都不能从书本上得来,只能亲身体验后才会得到——从这个意义上说,威尔与我们所有天赋平平的普通人一样。这才是用心去体验才能得来的,不是仅靠阅读,更不能靠花大钱去高等学府上课得来。
这里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你如何评价你的人生。是你是否“成功”?还是你拥有名牌大学的文凭?而后就拥有了在学界或政界或商界的地位名声?在《心灵捕手》中,其实对这些问题都有回答,肖恩这位心理学教授,似乎就是一个例证:只要曾用心生活过,听从自己的心愿走,那你这生就没什么遗憾和怨艾的。
我对心理学了解不多。以我的一点了解,心理治疗师要都是像肖恩这样治疗病人,那早就挺不下去了。职业就是职业,工作就是工作,要是总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怎能“可持续”地工作下去?我所知道的,职业心理医师,都是需要在工作之余,相互辅导,以尽可能从病人所给予的心理环境中解脱。否则自己的心理状态也会成问题。
但是电影就是电影。我们喜欢肖恩这样来治疗他的病人。肖恩在最后一刻,对着开始坦白自己童年境遇的威尔说:“这不是你的错”。威尔说:“我知道。”肖恩又道:“这不是你的错”,威尔又说:“我知道”……这样,一连持续了六七遍,直到威尔实在受不了,大哭道: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他趴在肖恩的肩头痛哭,心中如石头一般凝结的阻障,全部倾泻而出。
说实话,到了这一刻,作为观众,也有一种几乎崩坍的震撼——那也是一种淋漓的快感。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个星空,都像星空一样拥有无垠之谜。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遇到肖恩这样的心理医生,(虽然真希望自己能碰上这么一位),不过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心灵探究有着恒常的兴趣:我其实是个什么人?我的长与短?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这就是如《心灵捕手》这样的片子总会激起人们的观看热情的原因,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今天大家都爱分析,自己是个什么星座。
想一想,还有一个因素,使我们喜欢《心灵捕手》:那是一部向上的、阳光的、美国“主旋律”电影。人其实终归还是喜欢阳光、美好、鼓劲的东西。
说点题外的:也幸好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是像《心灵捕手》这样把人揪进去。否则我们也要累死了。如果有功夫,看看《功夫熊猫》这样的纯粹娱乐片,也是个不错的休息方式。还有像《赤壁》这样的商业大片,看之前就不要太对它有过高期望,认为它要超越什么,创造什么新时代,给你多少震撼。那种花这么多钱的商业大片,常常是对各方因素的一种妥协的结果。这么想了,看片子时,会还觉得也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