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人物尤努斯

(2006-10-23 15:52:16)
分类: 书评

大人物尤努斯

 

第一次听到“穷人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的名字,是在三个月前,在一次讨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会上。大家提到他,是拿他作为一个慈善家的样板。在此前,还有吴士宏翻译过他的一本自传。一转眼他成了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新科得主。

所以说,这本中文版的《穷人的银行家》,就成了及时雨,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读。书也相当好读,抓紧时间一晚上可以看掉半本。尤努斯的叙述,朴实而诚恳,故事是从他第一次借给42位农妇27美元开始讲起。如今尤努斯的格拉明银行,已是一个拥有2000余个分支机构、惠及600余万穷人(其中58%的人依靠微额贷款已经脱离贫困线)、还款率高达98.89%的庞大乡村银行网络。

但就是做到这个份上,记得在上次会上,大家仍觉得格拉明是正规银行之外的一个特例。你想,一个专门给穷人贷款的银行(不是赤贫者还不贷),一次就贷个几十美元一百美元,这银行与从前中国也有的,富豪们常办的“施粥棚”不是一个性质吗?

但是其实格拉明不是。它做的事,不是在施舍,而是在激励。首先,它在贷款前,要求贷款者,要拿出一个方案,你用这钱干什么?你要有自己的赚钱计划。你可以用这钱买织布机去织布,或者买竹子来做竹凳,或者就是买一个小推车,因为自己做的食物特别香,可以用这小车推出来卖,换得收入。这方案看来简单,但其实你我并不容易做到。比如如果要是问到你,当你一贫如洗的时候,你除了去找工作外,你有什么办法来自救?——我自问自己,还真的不知道。

尤努斯的“格拉明银行”,实际从不做培训。他们不接受那种观点,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缺乏技能。他们更认为,穷人最需要的不是一些施舍,而是自救的信心和自救的第一笔启动资金。那点资金,常常只需要几美元。所以他们最鼓励的,是“自雇”,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创业。想想这事,在我们中国的城市中,多少受过教育的、有点钱的人,都还不敢呢。

真正的奇迹是,尤努斯所接触到的穷人们,最终都会迸发出这种自救的信心。不管是编竹凳也好,织土布也好,或者仅仅是买一辆三轮车,接送邻家的学童,他们都不屈不挠地做,有的人,好不容易改善一点生活,又遭遇洪水天灾,家业毁于一旦,一切又从头做起。于是,他们再去贷款,又开始重新努力。相比之下,许多现代城市中的贫困救助体系,常常被人抱怨“养了一堆懒汉”,养了一堆不愿干活只愿接受救济的人——事实也常常确实如此。

正规的银行不会做这些事。这些款项数量太小,不光是做起来麻烦的问题,还有丢身份的问题。银行家都爱给有钱人贷款,说有钱人更有还款的信用——说起来这似乎是更顺理成章,但事实是,尤努斯的格拉明银行,还款率达到98%,大大超过一般的商业银行。因为这些创业的穷人们,从格拉明贷款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他们对自己的信誉极为重视。当然,尤努斯的经济学知识,使他能够很好地将格拉明的原则与社会现行的商业和法律原则,做非常实际的契合。

也许,格拉明银行的业务量,无法与那些巨大的知名商业银行相比,但是格拉明实际并不赔钱,也已经不再需要外界捐款。它靠它的储户的存款来提供贷款的资金来源。然而格拉明的意义还不在于它赚钱与否,它做到的事,完全是“体制内”银行们无法做到的,它让这个世界上数百万的穷人——将来可能会扩大到上千万数千万的穷人——靠自己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这才是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赚钱就是硬道理的市场经济规律,已经日益为大众所接受,如果大家都在竞争,而你成了失败者变成穷人,也是没什么可抱怨的。但是尤努斯却不然。他本来从美国拿了经济学博士回到孟加拉,是可以过自己富足的教授生活,不用管穷人的事的。但他却偏偏有这么一份令自己不安的良心。他的这份良心,最终让他辞去教职,干了格拉明这番事。如果他还在教经济学,或者他当了一个“体制内”的银行家,他都不会成就今天的大事,成为今天拿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尤努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人物尤努斯
后一篇:旅游如鸦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