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天下》——一场心塞之旅
(2015-03-14 15:58:21)
标签:
小说评论网络小说一年天下评论读后感 |
分类: 散文 |
《一年天下》——一场心塞之旅
《一年天下》还在阅读中。
昨天晚上睡觉前,看得唏嘘不已,第一次看朝廷宫斗小说,看到有点耸动的压抑感。当然我看宫斗看得不多,原来的《甄嬛传》的小说版看过,但也没有这么沉重的感觉。《甄嬛传》里的甄嬛好歹还和皇帝有过旖旎的时光,但是《一年天下》里的素盈却是纯粹不可能有这些的。她的性格不是那种天真纯洁的,她出生在十几个姨娘的大家族,从小因为母亲去世就和哥哥相依为命,成熟懂事理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一年天下》的作者是个女生,但是感觉她对男女之间那种亲昵的感情的心理需求并不大,书快看完了,女主从未展开过一场真正温馨的感情。总是刚刚开了个头就仓促地刹了尾。像是《思旧赋》一般,不敢开始不敢展开,有的是没必要展开了。
女主先是有个差点定亲的白信默,后来娶了公主,白信默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婚前把女主带着,策马奔跑到能跑到的最远处,并给众人看到。
可是再遇到女主成为皇后后和公主成为敌人,白信默还是选择了站在公主那边,至少表面上我们看到公主得罪了女主,敬酒赔礼,女主怕酒中有毒不敢喝;白信默再次劝酒,再次请女主喝。这让人感觉到白信默的选择了。
第二个人便是女主名义上的哥哥素震,后来认祖归宗叫谢震。谢震也是个大好儿郎。但是女主亲手掐断这段感情,因为女主为了庇护家族要做一个称职的皇后,容不得再生枝节。
看一部书基本都是勾心斗角、重重责任,不由让我这样一个只喜欢吃喝玩乐谈情说爱的家伙感到老眼昏花。
书里有几处令我震惊了。
现在的记忆没有当时看的时候那么清晰,我按印象摘取几处:
一是女主作为皇后和皇帝的关系:
她笑而不答,就势倚在他肩头,细声说道:“大婚的隔天清晨,陛下按住妾的手,没让妾起身。”
他笑了。“怎么想起这个?”
素盈专注地看着他,温柔地问:“陛下那时,是愿意与妾白头偕老的,对吧?”
他的容色一敛,不愿再听。素盈有些失望,便不再提这话。
见她沮丧,他淡淡地说:“夫妻相守是理所当然。”——言外之意,愿意不愿意却在情理之外。
素盈心洞明:许多在寻常人家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天下第一的夫妻之间是无法戳破的一层薄纱。
这个片段真是非常可怕。
如果是这样来换取家族的昌盛,真是够寒心的,也没有什么意思。浪费青春和生命在一个完全没有情感的男人身上,真是一个很绝望的事情。
下来是大雨中女主去皇极寺偷看皇帝和废后在一起的情景:
素盈看到外面是一片整齐的荷塘,几枝早发的荷箭刚刚破水,荷被雨点敲打,左右摇摆,不胜娇弱。塘圈圈涟漪、点点绿萍,塘上水雾朦胧,飞烟若梦。据说这也是寺一景,可素盈没看出有多美。
这个雨雾如帘、激荷如剑的场景仿佛让你真切看到,甚至感受到那种清冷和湿润的触感。
直望过去,荷塘对面是个临水的小轩。素盈一看,心就揪了一下——她的夫君在里面下棋,对手是一个笑容淡雅的绝色女人。
素盈呆呆地看着他们无法动弹——他也跟她下过棋,但与她对弈时,他的神情总是让她察觉到若有若无的漫不经心。而在素若星对面的他,在微笑。
他的笑容第一次让素盈觉得浑身发冷。素若星却是一副受之无愧的样,仿佛他对她笑是习惯、是自然、是天经地义。
素盈看到一局终了,他起身,素若星跪着送驾。他走开几步,脚步慢下来,毫无疑问是有意等人。
素盈看到,素若星自自然然地跟上去,走在他身后,然后在他刻意停顿的一个刹那,她不着痕迹地加一步走到他身边。
素盈看得呼吸凝滞——他竟默许她与他并肩走在一起……
她看着他们一步步远去,只觉得他每一步都踏在她心上,一步一痛,一片芳心不消片刻就被他践踏得支离破碎,化成尘埃。
看到这一段,真的要被女主的个人感受误导,以为皇帝和废后之间情感非同一般,可是看到最后废后终于自尽收场,你就知道这个帝王确实是不大有感情的。
废后异常美,才华馥郁聪慧异常,且十三四岁和皇帝结婚,可说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还为皇帝怀过7个孩子,四个长大成人。
看看她的下场。
下来是东宫用藕羹害死女主腹中的孩子(出生后将也是嫡子),为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前途下了手。宫中势力的角斗光阵势已经吓死人。
姐妹二人正说着话,东宫的使者也来了。
素盈有些惊讶,没想到在这时候东宫会送东西给她。然而见东宫送进来的是一碗蜜汁藕羹,她的心不由自主地突突直跳。
素澜笑道:“好香啊——不知娘娘肯不肯赏妹妹一口尝尝。”
那一小碗藕羹不过两三口,赏她一口之后就剩下一小半。素盈心想,除非东宫在里面加了致命剧毒,不然量这一点也害不死她。
她舀了一小勺放入口:蜜汁甘甜,汤羹醇厚,碎藕清香。那一刻素盈动摇了,心想,也许这就是他一番好意。毕竟,他那天在雨叫她“阿盈”,而不是“娘娘”……
用罢藕羹,素盈微笑问东宫的使者:“殿下还说什么了?”
使者回答:“殿下只说请娘娘小心:风寒这病可大可小,听说前些天,平王府有个小仆就是在为东洛郡王送信时着了凉,回去就一命归西。不过娘娘吉人天相,必能安然痊愈。”
素盈心头紧了一下,总觉得他的话不像她听到的这么简单。
为这一口已经下腹的藕羹,她心里沉沉压了一块铅似的,总也不能愉快。
等到夜深人静,素盈才忍不住感慨:曾几何时,东宫竟也变成了她心头的阴霾。
那天晚上,素盈的梦让她辗转难安——她似乎被困在一个可怕的地方动弹不得,呼吸不畅,身仿佛要被压碎了,又仿佛被看不见的手拉着下坠……她吓出一头冷汗,从梦挣扎着醒来,身上还是疼痛乏力。
她睁大眼睛完全清醒,只觉呼吸急促粗重,周身的沉重有增无减,腹又涨又坠。
素盈心满是不祥,吓得容颜失色,忙伸手在身下一摸,竟摸了满手的血,不禁失声惊叫。
素盈抖开纸,匆匆扫一眼,看到题目心就沉下来——《缦城感怀四首》。诗前有一段写得很美的序:“风飘雨荡,独对寒窗清影。苦茗已冷,残香方散,笔生愁、笺生哀,望帝京烟胧雾遥,前生梦幻,随风寸断……”
我将最后一句念了两遍,觉得废后素若星有无法言说的美。她,实在是可惜了。
她空有一身才情、红颜薄命,将青春生命耗死在宫廷。
窗外雷声轰鸣,害她无法专注,以至这几十个字看了好半天还看不到尾。
一道耀眼的电光晃过,素盈闭上眼睛,轻声说:“好,好。”她环顾周遭,庆幸身边这几个人是安分之辈。
这个片段是在皇极寺一个雷雨交加之夜发生,女主在寺中看废后写给皇帝的信签之时,雷声轰鸣电光闪过。有极强的画面感。
废后是个重要角色,很多人想看看,她死前是这样的:
她再看幽暗的离宫内,又吃了一惊:虽是白天,里面却黑漆漆的。一片昏暗当,那个雪白的身影格外耀眼。素盈呆呆看着,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可她忘了跨过门槛走进去。
她第一次见到长发垂肩的素若星,这时才发现这位废后有多好的头发。
“以前你一直梳着宫髻,太可惜了。”素盈由衷叹了一声,迈进门。
素若星转头向素盈笑了一下,倾国倾城的容颜没有因幽居而有分毫减损,依旧是星眸璀璨,笑生春风。
素盈忍不住又叹了一声向她走近几步,看到素若星面对一盘棋,正独自然对弈。
“娘娘屈尊,令蓬荜生辉。”素若星坐着没有动,口气也很敷衍。素盈没有恼,笑着说:“令蓬荜生辉的,是你的美貌。”
素盈说着走到琚含玄身边,“她要死了,可你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呢!”
“我应该怎么样?”琚含玄反问。
二十年一直把心藏着,因为一旦被别人抓住把柄,就要给他们两人惹来麻烦。日一天天过去,心意渐渐藏成了习惯,再难表露出来。所幸那人最后还留给他四个字。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正眼看过他,他还是把那人隔着门所说的一句托付当作宝。
“傻瓜!”素盈狠狠地说。
这一刻,她真的有点嫉妒那个被废黜的女人。二十年后,她未必能够拥有素若星此刻拥有的东西。
小说还偶有细小地方,令人沉郁的心境稍有转换:
素盈回到丹茜宫休息,走到卧榻前时,真正吃了一惊:无数花朵被几十根丝线串成一道娇艳的花帘,花瓣上还带着晶亮水珠。
宫女笑嘻嘻地说:“圣上说,但愿娘娘透过鲜花看到的宫廷会稍稍美丽。”
这部小说,沉郁的读书感受让人感觉实在不像是网络小说了。
小说的文笔是真的不错:
素盈曾经参加过皇家的狩猎,但那一次的经历乏善可陈。这天她才有些明白,拥有天下的君王为什么单单迷恋这种消遣——百里草原无边无际,到此放眼四顾,方知天宽地广。风吹草舞,云卷云舒,无不诱人引吭高歌。勇士纵马驰骋,放声长啸,当真有气吞山河、呼喝风雷之势。鲜衣骏马数百骑,纵横叱诧,豪情直上云霄……“逐鹿天下”所说的景象,在此具体而微。
他却恢复了往常的口吻,漠然回应:“到了山巅,你就知道:想醉倒也不容易。高处不胜寒,冷到清醒才是真。”即使来到野外,他宛如换了一个人,但宫那个他的痕迹,也无法丢得一干二净。
素盈见他意兴阑珊,忙一扯他的衣袖道:“陛下,有狐狸!”
若是我的女主角,这里一定会温柔安慰道:“不,皇上你还有我。我会一直陪在您身边,您不会觉得孤单。”但是你看素盈的性格,素盈的性格是内敛的、外化的,从不交心,也不擅长也无必要。所以无论多久剧中人都不大知道女主的想法,和真实的性情,女主其实是没有真正明显的自我的,她很早就变成一个喜怒都不大明显的人。我的女主角却天性真率,那么真诚的人也许会有吃亏的时候,但因为真诚,所以能与人交心,她们更享受那种交心和信赖的感觉。她们抛却了许多俗世的负担和责任,在言情小说里享受那个“真纯”的爱人,无论贵贱,希望一生惺惺相惜,生命存在一天,便有一天的温暖。但《一年天下》的女主从不这样想,冷就是冷,没有温暖就是没有温暖,总得活下去。她认了自己的使命,为她的家族而奋力谋划进取。
以上是我看到番外之前所写的记录。但是看完番外又有了新的感受:
番外写得还是很好,主要写皇帝深泓性格形成的少年时期。这位皇子和被放逐宣城的端妃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十五年隐忍蓄势,最后夺取太子位登基为皇的故事。
我一向觉得这个皇帝外表永远温柔,和野心勃勃精力旺盛的琚相相比,仿佛柔弱怯懦、只知狩猎、愿意任人摆布。事实上完全不是那回事。他自小沉默高傲、谋算深远、又因为所受教育和那样一个大智慧又能忍耐又秉性刚强自信的母亲,所以形成了喜怒不形于色、澹定沉静、善于在奸险漩涡中生存的天赋异能,这样的人,凭着本能的习惯,也知道如何面对事情理性做出取舍,注定不可能有多少儿女情长。
所以说他爱素若星,那根本不是,他根本不可能纯粹地去爱一个人。素若星再美、再聪慧、再完美,都只是一个曾经的盟友,不但只是曾经,而且曾经也只是盟友。
你看看十三岁就成为他结发妻子的素若星眼里的他,这段发生在深泓杀了谋反的弟弟之后:
深泓见她对秀王的举措有些轻视,便问:“要是你给他出谋划策,该怎么教他保命?”
“当然是别去碰那张弓,二话不说跪地谢罪。”
“是啊……”深泓点点头,“换了我也是这么做。可他是秀王,出生就被世间至尊的夫妻疼爱,从小睥睨天下。他不会当众下跪,也不会觉得自己有罪。如果他懂得忍辱偷生,当初就不会从皇极寺逃走。他啊,是那种在任何时候都选择豁出性命一搏的人。”
若星托着腮望向她的夫君,他还是这么年轻,可是若星觉得他似乎突然间又变得深不可测。他不动手,但他的敌人们注定死去,他们的死亡成就他的圣名,而没能诋毁他,没能让他在旁人眼中变成一个冷血暴君。若星想着想着就笑起来。
“笑什么?”深泓问。
“唉——吾皇!”若星叹一声,笑着偎在他怀中,什么也没有说。
女人对这样的男人,大概有点由敬畏而生的爱。可惜这男人对儿女之情实在余不下多少真心了。
我刚才说女主角素盈没有多少真率感情,其实这本书里的所有人,都过于理智冷静可怕,没有一个真率的人。
不,有一个,这个人就是上个摘选片段里死去的秀王——深泓的母亲端妃的妹妹、被段妃后来杀了头颅的皇后宛嵘所生的儿子。
他因为天性骄傲、无法忍辱求生,所以母亲被杀、自己被软禁在皇极寺后,不断挑起谋反,之后被姨妈和姨妈所生的哥哥杀死:
太后在城上“噗”的笑出了声。
“宛嵘的儿子,怎么是这样?”她用袖子捂着嘴,让人看不出是冷笑还是鄙夷。“真是个让人失望的孩子!”
深泓的神色一丝未变,看着躺在血泊与灰尘中气绝的弟弟,悠悠地说:“天真明朗、率直骄傲,带着不顾一切的决心和勇气——这是您不屑的孩子,却是先皇想要的孩子,所以,他才被养成这样。”
唉,看到这最后的评价的时候,我不由一愣:这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男主和女主吗!——虽然他们性情表现出来会有多少的变形,比如天真明朗多了一些,率直骄傲少了一些,决心勇气也少一点,悠然懒散再多一点等等什么的,但是本质确实就是我喜欢的那一类啊。
番外里我们可以看到,皇帝深泓对母亲是相当敬爱的,他对母亲的爱胜过对结发妻子素若星,毕竟如果说这曾经结盟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成功的三人,如今各有自己的野心和谋求,那么也是深泓和自己的母亲、这对亲母子更亲近一些,素若星则远一些。
由于在偏僻的宣城的母子相依、十五年的隐忍谋划积蓄力量,深泓对母亲,可说是他这生里最爱的那个人了。我们从太后死时的对话来看这对母子之间的感情:
“我,曾经在鬼神的面前许了一个心愿。”深泓宁静地笑起来,笑容像一个爽朗的年轻人,“那时我十二岁。那时,你眼看要死去。”
太后的面部轻轻抽动,很快又恢复平常。
“我向他乞求——用十年爱与十年被爱,换一年实现心愿。”深泓的容色温润,用只有他们母子才能听到的声音说,“我希望在这一年当中,你能成为丹茜宫的主人,这样你就可以得到所有未曾得到过的美好,随心所欲地生活。这样,你可以有机会发现自己想要什么,什么能让你快乐。只要你觉得能够补偿过去那些凄苦,就好。就算世上有果报,让我偿付。”
太后带着震骇的神情望着深泓,即使是她这样的女子,此时此刻也不知该说什么。
“母后,这一年,你过得好么?”
太后没有回答,眉目间漾起温柔。“真傻……”她说,“为什么不许一个更难实现的愿望?”
“世上有比让你这样的女人感到快乐更难的事情吗?”
“有的。譬如,让你自己无忧无虑地过一年。”太后安详地回答。
深泓想要苦笑,结果只露出令人心痛的难过。“我们都知道,那不是无可能,而是不可以。史上也有过绰号‘无愁天子’的皇帝。可是,天子无愁,天下就该发愁了。”他深吸口气,又说,“相比之下,我宁愿希求你不必在我面前谦卑地自称为‘妾’。我也不想再把你称为‘娘娘’,仿佛你和那些没有生我一场的妃嫔毫无差别。我想把生养我的女人叫做‘母后’——唯有站在皇朝之巅,这才能实现,那么我就让它实现,哪怕只有一年。”
“唉……唉……”太后说不出话,连叹了两声,抬起手,用手背抚过深泓的脸庞,“这一年很好,最好的就是这一刻。我得到了我想要的,在最圆满时戛然而止……”她说着,绽放出优雅的笑容,欣慰地叹息:“唉,吾儿!”
她的手垂下的那一刻,深泓也把头低下,仿佛追逐她最后的温暖。
再看看他母亲去世后他的怀念:
深泓那种感觉越来越强烈,第二天上朝时,他沉默地俯瞰文武百官:每看到一个,脑海中就想起他母亲对此人的评价。她目光犀利,看人极准。她留给他的亲信全部在前列,她担心不能对他誓死效忠的人,不知何时从朝堂上消失……深泓不由自主地无声笑了——他母亲留给他一个井井有条的世界。她为深泓找了可以替代她的良师益友,谋士和盟友。
深泓想到这里,险些在他们面前落下眼泪,好在及时止住。
她唯一没有找到的替代,就是他最亲的亲人。
她为深泓找到了若星,据说与她年轻时很相似的女人。可深泓明白,丹茜宫再也不可能有她那样的主人。
当然,深泓对素若星的种种态度,还有政治的原因:
他曾经认为,唯有像他母亲那样的女人,才能成为冠绝古今的完美皇后。他现在仍然完完全全地崇拜母亲,但也明白一个道理:素氏太特殊,这家族的女性一旦成为皇后就有能力干预朝政,翻云覆雨。一个正常的皇帝,绝不能忍受自己的皇后在政治上大施拳脚、扬眉吐气。他的父皇并非翻脸无情的男人,只是一个正常的帝王,所以伪装温婉的怀敏皇后能坐上后位,而康豫太后当不了皇后,只能当太后。
他也只是那样一个帝王,他可以允许一个女人分享至尊的荣耀,但不想再看一个女人希图干涉他的皇权。
这里其实揭示了了素若星命运的来由,皇帝做事的来由,解释了素盈后来的命运,也解释了太多这部小说种种纠葛的来源。
至此我们也知道,为什么那么精力外露的琚相没有谋反,而貌似柔弱无害的皇帝并不软弱,他们事实上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深泓从小救了琚含玄,和他自小长大,后来又让他成为琚相,他待他很好;而琚相爱着素若星,却只能看着她成为皇后,而且最后参与了逼死她的阴谋。他们都是亲人,也是敌人。斗争的手段不过是小心提防谋划,或者最后不得不取舍,爱在这里,多数不那么值钱。
好吧,让我们结束这一场又美又抑郁的揪心之旅、心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