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槐树的品格

(2007-08-04 12:40:45)
标签:

槐树

槐花

树冠

枝桠

品格

分类: 心语篇
                              槐树的品格
 
 

              槐树的品格

 

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滨城大连, 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的树,是绿化的主打树木,是当之无愧的行道树,是城市所有树木的领头羊。我们这座城市里的主干道两旁,几乎全是清一色的槐树。

 
五月,是槐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蜜蜂采槐花蜜的时候。一到花开季节,我们这里就满城槐花飘香,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甜丝丝的,淡雅可人的槐树花味道。
 
从小学五年级起,一直到高中,我们几乎年年在道路边植树、去山上植树。栽的种的,一律是槐树。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对槐树的熟悉和有感情,胜之于对其它任何一种树。
 
的树比起来,槐树算得上是最朴实无华的树了。它没有银杏树的玲珑,没有杨树的婆娑,没有柳树的婀娜,没有梧桐树的华贵,当然,也更没有松树的苍劲。可是,它粗壮、巍峨、挺拔,素面朝天的样子,别有韵味。
 
槐树的叶子是最普通的形状,椭圆形的,小而单薄,要在细小的枝桠桠上,对称地排成两排,团结起来对抗风雨;枝干也不起眼,虽说是粗,可是斑驳,缺乏光滑,看上去乌趥趥,颜色黯淡,又粗糙,还有些丑陋,象《巴黎圣母院》那位敲钟人;槐花呢,也有些小家子气,连“小家碧玉”也算不上。它不起眼,一朵一朵零零碎碎,白里透点子淡绿,紫色花的品种也有,可很少见,要成串成串的,一嘟噜一嘟噜的,才成气候;它的树杆似乎永远没有“主流社会”,长不出两米高就急着分杈。那些树杈好像谁说了都不算,又像谁说了都算,是兵分几路,平分天下的意思。
 
最要命的是槐树的树冠。它形成得慢吞吞,叫人等不及。槐树年轻时候的树冠可让人不敢恭维,比同样树龄的杨树和梧桐树差远了。幼树和刚成年不久的槐树,长不出好看的树冠。若站在树下,抬头向树端往天空望去,枝叶稀疏,拉拉杂杂,不密实,净是些缝隙。那缝隙间白天透着太阳的光亮儿,夜晚能窥见月亮和星星。不成个形,没有“范儿”,不漂亮,撑不起天。
 
足了岁月,过几十年,等那根基盘垣结实,枝叶成熟繁茂,树干粗壮耸直,才放心地把那树冠一点点长成,擎起。老槐树的树冠,可是了不起。它不速成,是文火、慢功夫的产物。威武、壮观、敦实、有力度,像根擎天立柱,浑然天成一般,格外引人注目。
 
树从来不事张扬,像在鞠躬尽瘁,默默无闻的样子。槐树也是不听话的树,有性格的树。栽它的时候,人是很有些要求它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我们从小植树的时候,都是园林师傅们提前用白灰画好坑线。挖好树坑后,他们要挨个检查。用两根木条子交叉,中间钉上钉子固定,做成尺子,也是个圆规。竖的当尺子,量高度;横的用来在坑里划圈圈,量树坑的直径。坑上和坑底直径要相等。如果偷懒,把坑挖成上宽下窄成水桶形的,不合格,要返工。即便栽在山上,也如此,一点点也不马虎的。
 
人们希望它长得笔直整齐划一。可是,槐树不管不顾,不听那一套。长出一人多高,它就开始随意伸展枝桠。人们觉得它有些乱来,它却有它自己的章法和道眼,它不听邪,它不讲究“大一统”。槐树是属于“有组织、无纪律”的品种。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槐树的命运也不咋地,走到今天这一步,当然也有性格的原因。
 
这些年,随着时代的前进,槐树好像越来越显得不大时尚,不大对人的“胃口”。它显得不整齐、不夺目。而且,它还不合时宜。万花都争完春了,它才不紧不慢地抽芽发叶子,接着就急三火四地开花;初秋时节,它的同类们还在热热热闹闹地泛绿,它却变黄,开始挥洒落叶。当今的城市管理者于是觉得它不好看不添彩,所以渐渐地,悄没声地,神不知鬼不觉地,槐树退出了这座城市的“厅堂”,退居到了二、三线。有些个要隐居深山的味道。
 
人很难脱俗,大约生性喜新厌旧,而且这个时代也越来越不喜欢朴实无华的东西。于是,大约从八十年代开始吧,审美疲劳(其实槐树算不上美),对槐树的普通和不听话感到厌烦,人们另寻新欢,有了心仪的对象,有了新目标。槐树便不受待见,逐渐淡出城市绿化的主流,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的大街上,尤其是主干道上,到处是法国梧桐,是银杏树,是参天白杨,是柳树,是枫树,......。它们或有好看的树冠,或有笔直的枝干,或开美丽的花朵,或有不俗的叶片。整齐、壮观、繁密。从道路两旁,向路中心延伸再延伸,围拢再围拢,像是半空中倏然而起的一顶顶帷帐,又像是撑开的一把把浓绿的遮阳伞,吸引眼球。夸张,风度,美,有形儿有范儿。放眼望去,赏心悦目,很有种与时俱进的感觉。
 
受到了冷落。我们城市里的一级道路上,已经很少见到了。只有二、三级道路才能见到成排成排的槐树,那也大都是N多年以前的作品了。随着城市的拆迁改造和道路的拓宽,路边的老槐树也随旧城区旧楼房一起做了“古”。而且,拔地而起的高楼旁,新拓宽的道路边,栽的,绝对是时尚的漂亮的招眼的树,绝不是过了气儿的槐树,没有槐树的位置。槐树和“新”字不搭界,槐树的风格不配和新潮联系在一起,它是过去的历史,它不属于新潮的时代。
 
如今要看成片的槐树,要到山上去。对于槐树来说,是退而求其次,山成了它们的根据地。我们这个城市有许多称得上“山”的小山。你用不着寻找,山上几乎全是槐树。那大部分是我们这拨人大约半个世纪前立下的功劳,是我们栽植的槐树。去棒棰岛的沿途山上,市图书馆对面的山上,小龙街的山上,桂林街那里的南山、植物园......,整片整片,全是槐树,称得上是槐树林。
 
现在这个季节,正值槐树枝繁叶茂的时候,是树们一年之中的壮年。树和树,枝和枝,叶和叶,勾肩搭背的,簇拥在一起,分不出你我,一齐随风摇曳。此时此刻,窗外的小山上,从茂密的槐树林里,传来既鼓噪又不乏悦耳的蝉鸣;槐树枝桠间,有鸟儿搭建的温馨小巢,喜鹊也在叫。此起彼伏,生生不息的景象。
 
每年的五月末,我们这里依然要举行“国际赏槐节”。尽管城市中心道路的槐树已经不多,可是还保留着一条街道叫“槐花大道”,道路两边都是槐树,还都是老槐树;所在的社区,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槐花社区”,专供国内外游人届时来赏槐看花。
 
槐树是有生命力的树种,依然在顽强地活着,繁衍着,成长着,茂盛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