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侃:1986年清明返乡

(2022-08-03 22:39:28)
标签:

乡愁

文化

1986年清明返乡

  今天翻阅资料,看到我1986年返乡时的一首短诗,兹录于后:

故乡行198645日 )

一别故乡三十年,

归来旧换新颜。

依稀山水历历在,   

多情父老声声唤。

开轩面圃话桑麻,

举酒欢聚数逝川。

拭眼相看远游郞,

羁鸟恋林又回还。

又回还,意缠绵,

折枝踏英辨从前。

数典忘诅是罪人,

况复我辈心诚虔。

做片千丈归根叶,

返璞归真得自然。

 

记得我曾经将这首诗投稿给了临湘《长安诗词选》,在第二期上发表过,但有改动。诗写得很一般,算是当时真实心境的反映。由这首诗引起了我的回忆。

上世纪国家改革开放之初,平反了无数冤假错案,地富反坏右份子撤掉了帽子,我们这些“可教育好子女”能够自由地舒心地生活了。我当时已经调到桂林市群众艺术馆,任《桂林文化》杂志编辑部主任,负责刊物的日常工作,并于前两年作为桂林市文化系统唯一的先进工作者代表,出席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先代会,去年又入了党。这时我就产生了想回到老家去看看的愿望,因为我离开故乡至少30年了,乡愁常常偷袭着我脆弱的心灵。我的表哥吴福华(小姑妈的大儿子),从华中工学院毕业后,一直在河南新乡工作,已任新乡市电视台副台长。我把想回故乡去看看的念头对他一说,正合他意。我俩稍稍地做准备,我又趁着到长沙、武汉出差的机会,挤出两天时间,绕道在清明节前一天回到了陆城。我俩见面很是兴奋,乡亲们也很高兴。记得晚上我们睡在同一个床铺上,聊天聊地,说了很久的话,从遥远扯到了眼前,历数世态炎凉。夜深了,福华哥突然说,虽说现在政治气候比较清明,但也不排除有人还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弄不好会秋后算账,不会说我们是还乡团回来了吧?他说自己刚写了入党申请书,有点担心。我是一个新党员,心里也很忐忑。但不管怎样,既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第二天一大早,堂弟岳平带了一干人来到,要接我们去真正的农村老家分水祭祖拜坟山。堂弟是我祖父二房的孙子,他家有6 兄弟,全是男丁。他们住在临湘县城长安镇,都发展得不错,有的还当上了厂长、干部。这次他们开来了大小5辆汽车,买了很多鞭炮。人多势众,一齐浩浩荡荡向分水坳进发,我说不出当时的心情,心里是既高兴又打鼓。分水坳属文桥乡,离陆城只有15里路程,坐汽车一会儿即到。岳平头天已经通知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李名航(这3 个字我不知道是否写对,发音如此),他们早做准备在等候我们了。这个李名航很不简单,土改时他还是个小青年,民兵队长,后来成了党支部书记,一直干了几十年,用李岳平的话说,国家主席换了5 任,村里的书记还是他,坐得稳妥妥的。名航哥和我是一派的,名字派份。从前有印象,样子还记得。他见了我们很热情,陪同我在村里走了一遭,当走到我家老屋时,他说:“这是你们家的老屋。”那房子已经破败不堪,没有人住,旁边建起了新屋。我边走边想,我爷爷原本在陆城开铺子,卖一些南货百货,临解放前几年,不知发了什么神经,跑到这里置田,遂成了地主。我回过神来,连忙说:“你快莫这样讲,都是过去的事了。新中国大家都开启了新的生活,历史早就翻开了新的一页。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为人民谋幸福,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下一个节目是上山拜祭祖坟。山路弯弯,荆棘遍布,我们边开路,边上山,很是费劲。鞭炮声吵醒了寂静的山岭。我的父亲是1946年在他29岁时去世的,那时我只有4 岁,什么也不懂。解放前跟着大人来过,新中国成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了。祭拜完毕,这时下起了麻纷细雨,我是最后一个下山的人。这时还有五、六位长辈站立在田畈的寒风细雨中,等着我。年岁最长的一位说:是曾佑(我的乳名)吧?我说是的。他说,你走遍天涯海角都不要忘记你是我们分水坳的人啊,记得常回来看看……我看到他们的眼里分明饱含着泪水,我也不禁流出了眼泪。

中午,名航哥负责办了四桌,延请了村子里的长辈到场。年龄最大的长妈已经92 岁了。在那时还比较贫穷的年代,在乡下,不知他们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备齐了这许多的菜肴,我最喜欢吃的是家乡的土菜,比如洋姜,坛子菜等。饭后我自然付了费用,不能让名航哥出人出力还要出钱。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掐指一算,从那时至今又过了35年,什么时候我再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20213 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