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2022-08-12 10:41:28)分类: 感悟 |
在JD图书角借了这本书,然后用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和很多人一样,我以前总觉得经济学太高深、太枯燥,是门“不明觉厉”的学科。通过这本书,让我有了改观,《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讲解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全面介绍了生活中的经济学核心概念--稀缺、成本、价格、交易、信息不对称、收入等,是一本体系完整、更贴合中国人实际的经济学讲义。
在《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当中,薛兆丰教授通过大量实际场景用经济学分析,比如稀缺、成本、价格、交易、信息不对称、收入等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经济学分析,将经济学思维运用于各种实际场景,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
——经济学要研究的,不是“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的问题,而是研究那些事与愿违的现象。它要问的是,为什么有时候好心会办坏事?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沉没成本,就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不可收回的支出。当我们没办法再收回、没办法再放弃时,就不存在成本。凡是提到成本,我们一定是向前(未来)看,而不是向后(过去)看的。所以,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书中有很多精彩观点,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当然,书中也有一些观点让我难以认同,比如春运火车票问题、医院挂号问题,如果都按市场规律来办,一些票价会飙升成为“天价”,到时只有富人能买到,穷人只能靠边站。医疗资源永远是不够的,如果只能价高者得,那么富人的命和穷人的命就不平等了。所以说还是需要政府来调控。
经济学的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只是一种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理论。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更多的要考虑人们的心理接受能力、感情上的共情,不能全盘用经济学思维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