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乘坐井下的大巴去了文化宫里的图书馆。上了二楼,看看在坐的都是中学生,再看看书架上的书,都是少儿们的读物。无奈,走出门外又上了三楼。三楼的图书室内,搁满的也是少年读物,都是孩子们阅览的中小学的学习书籍,再看看屋内在坐的每一位,都是年少的孩子。自己站在书架前好像是个怪物,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我知道,读书路上没老少,求学路上无年龄。我还是从里到外,把书架上的书名大概看了一遍。既然都是少儿书籍,我便下楼直接去了市里的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的一楼,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可以找寻喜欢的散文、杂志和各种类型的名家杰作。在一楼走马观花的游览了一遍,因为我不买,我只想免费的、安静的、在一个角落里细读。我便好奇的上了二楼。二楼却是家电超市,而不是我想象中的阅览室。我没有在二楼停留,便又上了三楼。在三楼我看到了“阅览室”三个字。欣喜之中,我便快速的走了进去。看着书架上放满了名家著作。我不喜欢读小说,因为太耗费时间;我不想看小小说和故事,因为那是生活里的零碎琐事。我最爱看的还是富有哲理性的刊物。我找了一本名家作者的书本,安静的坐在窗户旁的椅子上,细细的品读着为世为事的人生坐标。 正当我看的兴起投入时,管理员叫上了我?问我是不是这里的会员?若不是,这里的书籍是不让碰、不让读、门是不让进的。听后,我歉意的向管理员笑了笑,赶紧的把书搁放原处。当我走出阅览室门口,我在责备自己?为什么以前不早来此地,这里的环境安静、空气干净、书架散发着醇厚的书香气息。只有在这干净的气息中才能洗心,才能洗去心灵里的杂尘。再来,我必做这里的会员,我定是这里的常客。
在阅览室不到两个小时,便无奈的下楼。由于不舍得走出新华书店,只有在一楼随便转悠。当看见别人也能看、也能拿着书本在一边翻阅时?这才感觉最初进门时的误看、误判是错误的。以为只能买,不能随便读?原来也能看,也能拿在一旁品味书中的大千。在书店,读无声的世界,看安静的繁华。这个世上,所有的坚持和努力都不会白费。这条路上,所有的忍耐和坚韧都不会负之。去个繁华都市,找不到谁陪并不悲哀,因为眼里是空净的。去热闹的场所想不到谁,并不伤情,因为没有谁在心里留痕。生活,一半真情一半虚意。人生,一半现实一半梦境。短短的一天太过于匆匆,我想以后的我,终于在闲歇的时候有了去处,有了清洗心灵,吸取精神养料的境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