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记忆犹新的画面虽然不是很多。但在每一幅清晰的画面中,都能看到父亲和母亲的冷战、吵骂、争论的幅幅场景。从记忆开始,很少看到父亲和母亲的温柔面孔。父亲和母亲,应该说他们没有爱情,有的只是搭伙过日子。他们的热情或许都被现实的生活击退,也许都被困窘的生活一一浇灭。
在封闭的狭窄年代,父母没有读过书,却把我们姊妹七个拉扯长大,很是不易。不识字的父母,再加上各自生长环境的天壤之别?相反,母亲一辈子也看不上父亲,也体谅不到父亲内心的孤独和卑微。同样,父亲也包容不了母亲的任性和骄蛮。他们没有相互依赖的情感,没有互相珍惜的情愫,甚至怒恨时真想把对方掐死而后快。我的姥爷是个生意人,姥娘小我姥爷十二岁。在陈旧的匮乏年代,姥爷家的生活过的比较殷实。姥爷和姥娘一辈子就有两个孩子,一个是舅舅,一个是母亲。母亲在姥爷姥娘面前,那是他们俩的心肝宝贝,是他们的掌上明珠。而父亲却是恰恰相反,由于爷爷是当年人们传说中的土匪,也是头领。有一天夜晚,在一场饭局中,爷爷信任的朋友因为某些利益而出卖了他。在饭桌上,他们趁爷爷不备,从背后偷袭了爷爷,然后五花大绑的抛掷河中,身上还被绑了石头,他们怕爷爷醒来报复。我们时常听大姐说,爷爷从不伤害人,谁家要是没粮食、没饭,他都会救济。爷爷只和富人接触,谈条件。爷爷被人害死的那一年,奶奶已经怀孕。在一场痛苦离别之后,奶奶便带着刚满三岁的大爷回到了娘家。从此以后,我们家就是在奶奶的娘家开始了扎根落户。
父亲从出生都没有见过爷爷是什么样子。贫瘠的伤痛年代,村上人的传言,使得我父亲从小就自卑。父亲的脾气很暴躁,在一些事情上,容不得别人三言两语的意见。母亲也是一个很有脾气的人,那是因为在娘家养成的公主病。可父亲不懂这些,不会怜惜和爱护,不会关爱和照顾,更不会包容和体谅。他们时常会争吵,也时常会大打出手。他们之间,越吵越有裂缝,越骂越会怨恨。父母的脾气真是明抢碰到了火药,一句话各不退步,各不忍让。我最记忆铭刻的一次,那年我十一岁,是父亲让我去帮姐姐挑水,我不去,因为多说了一句。父亲一个耳光扇过来,我是满眼金星,眼前瞬间一片漆黑。幸运,没有被父亲的一巴掌打死,也没有耳聋。这个画面,知道今天还历历在目。
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一辈子也没有好过,两个人从来都不曾坐下来心平气和的一起说事,议事。他们争了一辈子、闹了一辈子,最后因为在一件事上,父亲气郁而亡。父亲的暴脾气我们姊妹几个都怕,甚至吃饭的时候都不敢吃出声音,怕万一呵斥。谁要是一顶嘴,那是必挨父亲一顿暴打。我们姊妹几个都曾怨过,怒过。但这都是年少时候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姊妹几个出嫁了,父亲也不再像以前那么不容人说话了?父亲的脾气也没了,可父亲的声音,依然还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回荡。
注:世上的奇缘真是很巧?舅舅家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我母亲生育了五个女儿两个儿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