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车后我们一起漫步与繁华的都市街道。我们去的目的地是田子坊,虽然离田子坊还有一段路,我和女儿提前一站下了车。女儿很心细,她是想让我这个喜欢历史古迹的妈妈,多了解一些这里古朴的小巷,感受一下繁华的城市里还有幽境迷人的风景。
田子坊是上海里的一道风景,这片风景的独特在于一个紧似一个的弄口。弄口是晚清时期遗留下的产物,也是在建筑风格上有着西域时期的设计。女儿带我来就是想让我看看这古老的弄堂处,有着一座座大小不同风格的建筑。更诱人的还有这里的弄口,都非常狭窄。只有三个人的间隙并齐能走。弄口,也是我们北方人说的胡同,只不过弄口的拐弯处比较多不是死巷。弄口不长,一个口接连一个拐弯,一个拐弯有着一个口,现在都有商业的住户人家。也有的被修建后视为展览的风景地。
走进田子坊,就似走进了另一个尤雅静谧的世界。人多无噪音,繁华无灰尘。这里不但弄口多,就连现在不是旅游季节的夏季,不是节日的季节,游客也比较泛滥。我带着激动的心情感动的对女儿说:“要知如此静好幽美,我早就来了。幸亏你来过,要是我自己独游怎么会游览这么好的风景,我自己是找不到这里。”-------女儿曾和她的同学来过这里几次,所以她非常了解这里的人文逸事和景游风格。
田子坊在上海地处比较繁华,它的位置紧挨新天地的范围,也在太仓路和一大会址的旁边。当我和女儿边说边聊走着看着欣赏着人来人去的风景时,却看到眼前有一摄影展览馆。出于好奇我们就走了进去。门里的正中央有一横幅悬挂,“尔东强摄影展览”。原来是中国著名的摄影大师尔东强的展馆,他在国内外是出了名的外拍专家。我有幸能在这个新世界的氛围中欣赏到著名的作品真是幸事。我清楚的明白,“走万里路能够领略大千风景,读万卷书可以感悟世间的美好蕴藉。”我既没有走万里路,也没有读过万卷书。我幸,自己多少还有些喜好,愿意探究学习,才能略知一些表皮。就这样我有女儿的陪伴,还惋惜自己的脚步来的太迟,又感性的去答谢女儿有心把我带到这有名的地理宝藏之处。
上海田子坊面积不是很大却很有幽雅。仔细观察后才发现,游客中外国人要多与中国人,就连店主大部分也是外籍人。在家很少见到外国人的我,看到那些皮肤黝黑发亮,看到那些黄头发黄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看到那些笑咪咪的说着韩语的韩国人。我会多瞄上几眼。女儿看到后拉拉我的衣袖,小声的对我说:“妈妈只需边走边看,不许久看还不许手指。那样外国人,特别是黑人他们以为会受到中国人的歧视。其实我们是好奇,可他们不那么认为,所以不要让人家误会我们”。听完女儿的说辞,我明白了女儿的言语。手指是一种不雅观不礼貌的举止,自己感觉新奇就对女儿说“你看这,你看那,你再看看那边”一边说一边指的确不好,我接受了女儿的教育。
一路浏览了上海田子坊的幽美环境和弄口的大小巷口。都市的暗角商业繁忙却没有大呼小叫的噪声,安安静静轻轻飒飒的一片景逸感觉。心情总是在愉悦中怡人。弄口宽阔一点的都有饭堂,饭堂的招牌上写满了外语。就连饭堂的厨师和服务员有的也是外国人。我们一路观景,观看着国人与外人的新鲜事。有人在买卖中,我便静穆观望,店主用外语和外国人比划着交谈的价格。
我们走着也累了也饿了,女儿对着我说:“妈妈今天你请客,我带你游览了那么多的风景,做了你的免费导游,你看怎么样,你请客”。我答应了乖巧女儿的要求,也想品尝一下外籍人做的饭菜是什么口味。我们进了一家饭店不大,布置的却像皇宫一样的饭店。要说是饭店,还不如说是外表华丽的宫殿。走进去,我又拉着女儿走了出来。女儿却一直说我抠门,可我还是在一个比较简雅的饭店请女儿吃了一顿饱餐。
回来的路上,可爱的女儿一直在介绍她所知道的一切事情。
妈妈你想做生意嘛?也来这里吧!那你必须先学会外语。“ 在田子坊卖小饰品、纪念物、古画、手工艺制品等都需要一口流利的外语,要不你的生意就无法做下去,因为交流就是问题。这里的外国人要比中国人还多。这里的物件大部分都是外国人买走的多,价格也特别昂贵。这里的物价在其它地方也有,在这里消费要高出三到五倍的价格才可以拿走。这里的每个店员都会外语,要不你在此无法生存。田子坊是上海著名的外籍人游廊最多的地方,所以这里是出了名的仙家圣地。”女儿停顿了一下,又继续的说道:“怎么样妈妈,我带你来这里会让你感觉不虚此行,因为我最了解妈妈的心思。呵呵,不错吧妈妈!”女儿说完后拍了一下我的肩.........。
女儿说的非常对,因为有女儿领路,我才会来此。女儿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因为有她的伴陪,我才会看到如此美好的上海。
匆匆草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