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往日的走过,忆起曾经的过往,心里就有一个结,一个永远都无法解开而弥补的结。这个结时常萦绕我的脑海,时常让我心里有一个卸不下的沉重包袱,积郁的影子一直压抑着我。因为,二楼走道的通口处,在孩子少儿时,用墨迹遗留下的点点痕迹,一直是我心里的痛。那是孩子内心的声音,那是孩子无奈的发泄。每次看到那句话,“妈妈,说话不算数,妈妈说话不算数”时。我心犹如针扎一样追悔,悔怨自己没有做到一个好母亲的职责,也没有做到母亲尽职尽责的角色。我愧疚我的孩子,所以一直内疚至今。
由于自己年轻,不小心就踏入日子的大门,便在门里一直严谨要求做一个娴熟的女人,贤德的妻子,优秀的母亲。可是,日子并不是自己一厢情愿就可以安然舒意。婚姻并不是一个人的,家庭是一个的组合。什么事情有时也由不得自己掌控,愿望并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美好不是眷顾每个人都可以夙愿,希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而我却是上帝遗忘的角色,是命运故意来考验我的柔韧。婚姻的不幸,家庭的灰云,氛围的阴沉,都给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形的造成了伤害,而自己并没有察觉。虽然自己一直努力来避免孩子看到、听到、学到一些不该见到的煞气,哪个时候,自己也并没有意识的多么清彻透明,虽然一直维护、遮挡着孩子纯真的视线。
母性泛滥的我,对孩子的爱,我可以用生命来保护,用我的人生做赌注,用上苍赐予的悲哀来掩埋自己的内伤。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愿付出一切。我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在每一次劫难面前,我都保护着孩子的心灵,我都呵护着自己延续的生命。---------为了孩子,可我还是没有做好,没有做到最好。
“妈妈说话不算数,妈妈说话不算数”。看到这句话,就可以想象到孩子小时候,那种愤慨的神情状态,可以想象到孩子眼神的无奈,那种天真的眸子里有多少个追问?那种希望的火花突然间给掐灭,那是什么样的心境,我可以想象到孩子心理的承受。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答应和孩子一起去总部公园,去孩子希望看到的场景去玩,去孩子们享受乐趣的公园去玩,去孩子们爱吃的餐饮部,去吃他们盼望已久的美味,我也可以让孩子脱离家里的那些拙劣的污浊空气,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氛围,去纾缓一些沉闷的压抑。我爽快的答应了孩子的请求,承诺了孩子的希望,让孩子亟盼的思想里看到欢快时的自己。---------而我呢?我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却没有实现承诺。结果第二天没有兑换,还用各种理由推脱自己太忙,去不了。用搪塞的语气拒绝和孩子一起出去。
我的拒绝现在想起实在残忍,我怎么没有顾忌孩子心理的状态,孩子会怎么想,孩子会怎么做。孩子只有用不满的情绪在二楼的走道处狠狠的写下,“妈妈骗人,妈妈说话不算数”的愤怒字句。
现在想起孩子小时候,因为工作的忙绿经常拒绝和孩子一起出去。以前,也没有现在懂得和孩子们在一起欢乐的那种情趣,一直盲目的追求工作上的发展。现在懂了,孩子也大了,却也晚了。也懂的应该如何培育孩子的心理素质。幸亏我对孩子在少年教育的程度上做了努力。因为,有一句话很明确的一直不忘,“再穷不穷教育,再苦不苦孩子”。孩子读中学,我让孩子进了油田最好的中学,也读了油田最好的高中。不是父母的努力,那是孩子学习优异的成绩,老师们也喜欢接受的学生。我曾为有两个优秀的孩子骄傲,现在也一直骄傲着。
孩子,我曾经对你们的歉疚,一直耿耿于怀。或许以前的事情你们早已淡忘。虽然十几年过去了,可这件事情就似阴影一样一直不能让我释怀。孩子,在你们年少成长的过程中,我歉疚你们很多,也请你们理解妈妈当时的心情和处境。--------现在,你们大了懂事了,妈妈却在为此事一直纠结。孩子,你们俩是妈妈的骄傲,没有你们给妈妈旁敲侧击的鼓励与支持,妈妈也不会有今天,也不会静坐在这里和你们心与心的对话。孩子,请原谅妈妈曾经的大意和粗心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