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各国的垃圾桶

(2016-11-23 07:27:08)
标签:

旅游

欧洲

杂谈

时评

文化

分类: 欧美见闻

http://p3.pstatp.com/large/11f9000059f2d5899a2e

  自上世纪末日本发生沙林毒气事件之后,尤其是在美国遭遇9.11后,西方各国都逐渐重视起反恐的细节-其中之一就体现在这小小的垃圾桶上。

   先说日本。以前的日本据说在城市乡间到处都能方便地找到垃圾桶,自从东京地铁发生沙林毒气事件以后,垃圾桶便在地铁站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地面以下似乎还好理解,可是,做事喜欢做得极致的日本人干脆把街头巷尾能撤掉的垃圾桶都尽可能地撤掉了,以至于很多人不得不自备垃圾袋上街,然后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原封不动地带回家,再分门别类地把垃圾“合并同类项”并按照规定的日期逐一扔掉。记得前年圣诞节的时候我从东京吃完午饭赶往附近的城市横滨,就因为离开餐厅的时候习惯性地随手拿了一张餐巾纸擦了擦嘴甚至还擦了把鼻涕,走到街上之后却再也没有发现可以丢垃圾的地方,于是这张令人讨厌的垃圾纸竟然也“跟着”我一路“旅行”到了横滨,并最终趁着喝咖啡的机会被丢弃在了那间咖啡馆里。这之后我终于汲取了教训,在哪里消费就坚决地把餐巾纸之类的垃圾丢在哪里。

  巴黎的垃圾桶也极富特色-自打恐怖活动猖獗之后,敏感的巴黎人立刻把金属质地的垃圾桶换成了全透明的塑料垃圾袋,那垃圾袋虽然具有很高的强度,但花花绿绿的垃圾却着实有些不雅。以至于凡事爱追法国式时髦的部分欧洲国家这一次却没有再“附庸风雅”。

  透明垃圾袋里的垃圾虽然不漂亮,但法国人-至少是相当一部分法国人洗垃圾的行为却应该得到赞赏。在位于法国南部的全法第四大城市图鲁滋市我曾短暂借住在当地的一对老夫妇家里。有一次,当我刚要把空酸奶盒扔进垃圾袋的时候就被主人及时制止了-他们告诉我,类似空酸奶盒这种带有残余食物的垃圾在丢掉之前务必先把它们清洗干净。我这才发现,厨房里的一堆空酸奶盒以及空罐头瓶都已经被洗得干干净净的了。我问房东清洗垃圾的做法在法国普遍不普遍,他们告诉我说在他们的朋友中间几乎全都是这样做的,原因大致有两个,首先,法国的城市里早已经实行了垃圾分类,而且每天倾倒什么垃圾也有相应的规定,今天吃剩下的空酸奶盒或许要等到下个星期才可以丢进公共垃圾桶里。为了不让这种带有食物残余的垃圾在自家厨房里发霉发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把它们清洗干净。其次,有些人推己及人地考虑到也不能够让这种会随时发霉发臭的垃圾去污染环境,所以他们清洗垃圾的行为就上升到了某种自觉的高度了。

   事实上,欧洲很多国家的居民在遵守垃圾分类原则上做得都是相当到位的,德国人就属于此列。

   在北部港口城市汉堡的一家大型旅馆里,我发现走廊里的垃圾箱是一排嵌入墙壁的用木头制做的柜子,如果不把他们当成垃圾箱使用的话完全可以当做衣柜或鞋柜之类的东西,外表干净的程度也早已经超出了通常意义上垃圾箱的范畴。打开一个个的柜门,里面几乎所有的垃圾都已经被合并了同类项-这至少说明,每一个倒垃圾的人都按照规定把相应的废品放进了与之对应的箱子中。说来有趣,我曾经看到一个绅士模样的中年男子空着手在那排垃圾箱里翻箱倒柜地寻找着什么,可看他的穿戴气质也不象是收废品的。待他大大方方地从报纸杂志回收箱里找出一份仍然崭新的报纸时我才明白,他原来是想看当天的报纸,就到这儿找来了-当然,因为人们基本上都严格按照垃圾分类的标准倾倒垃圾,所以,在他从垃圾桶里捡到的那份报纸上是绝对不会有烂西红柿等污物的。这之后,每每当我闲坐于街边咖啡馆,再看到“衣冠楚楚”的人从路边垃圾桶里找报纸看的时候也就见怪不怪了……

  瑞典有一种“升华”了的垃圾桶-鼓励人们废物利用的“自动奖励垃圾桶”。这种垃圾桶多设在超市的入口处-当顾客把空酒瓶子或是空易拉罐塞进回收孔之后,机器里就会自动吐出与垃圾数量相应的代金券,拿着空瓶子换来的代金券,你就可以兴高采烈地到超市里购物去了,有人幽默地把这种行为称做另一种形式的以物易物。

  在加拿大的很多地区还有一种别致的防盗垃圾桶,有意思的是这防盗功能并非是针对人类设计,而是专门为了对付野生的熊类所设计的。熊的嗅觉非常灵敏,他们对城市里的生活垃圾也是“情有独衷”。它们常喜欢寻着剩面包的味道摸索到城市乡间的垃圾桶附近,并使用长而锋利的爪子把该扒拉不该扒拉的垃圾弄得满地之后或大哙朵颐或扬长而去,把环境搞得是一塌糊涂。于是,聪明的北美人便发明了这种暗带机关的垃圾桶,从这以后即使熊瞎子再闻到诱人的味道也是无计可施了。不过这小小的机关有时候也会难倒我们的同类,于是,有关部门就用英语法语甚至于日语在垃圾桶上标明打开垃圾桶的步骤,好在熊类的外语水平实在太差,所以即使写出了正确答案,熊们也仍然无法按图索骥地打开垃圾桶了。不过,这样的设计却招来了外国游客的好奇,于是,到加拿大旅行时顺便玩一玩这种垃圾桶对于好奇的海外游客来说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垃圾分类制是当前倍受推崇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个国家在垃圾分类制上的成功往往与该国的富裕程度以及人们的普遍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实说来印度的垃圾分类是全世界做的最彻底的-只不过这分类的工作不是由丢垃圾的人做,而是由捡垃圾的人做-垃圾堆里几乎每样能用的东西都被拾荒者搜刮出来并分门别类收集好。印度的很多城市几乎就“不需要”垃圾桶-垃圾随时随地都能见到,有的人家几乎就建在垃圾堆旁边;而同样都是欧洲的发达国家,斯堪地那维亚国家就做得最好,其次就是德国英国和法国,而南部欧洲以及东欧国家的人们还在不断地学习和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在亚洲,我们的邻国日本也处于先进位置-在不久的将来,我想,中国也将会逐步地顺应这一趋势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